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当前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数学属于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教师在平日的授课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考能力,学生不仅掌握相应的数学文化知识,还能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为后期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创新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归其根本,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与能力。小数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能够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最好的状态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压力,激发学生数学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
(二)提升学习学习效率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与数学问题的敏感度,就是所谓的数学意识,当学生具备相应的数学意识后,才能够形成数学直觉思维,提高学生自身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另外,数学意识的形成,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提高自身学习水平与能力,既能够保证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够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满足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
(三)提高学生解决能力
所谓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在判断问题的过程中借助有理有据的思维方式,并解决数学问题。当学生具备核心素养之后,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在面对各项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数学逻辑思维判断问题的本质,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这一思维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也能够为后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部分教师习惯性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主动学习与思考的时间,只能够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在教师的潜意识中,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即可。在课堂教学中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带领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互动,导致课堂氛围死气沉沉,难以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受这一因素的影响,限制学生的思维,难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尚未主动学习
受数学这门学科自身因素的影响,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因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较为单板,缺乏启发性,单纯的为学生传授各种基础知识,并没有结合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主动性,难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逐渐习惯这样的学习方式,依赖教师的讲解无法独立自主学习数学知识,难以自主解决相关问题。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教师转变传统观念
在平日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转变自身传统教学观念,明确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将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当做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时,不仅是学生对数学认知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的过程,更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应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采取最佳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部分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过于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反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数学课堂当中只能机械的学习,久而久之,丧失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难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有效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时,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属于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满足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可结合每节课所讲解的内容,开展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也可选择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思考,逐渐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只有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才能够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这也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需求。当学生具备数学意识之后,才能够从数学问题的表象分析本质,学生对各项数学问题进行梳理,明确彼此之间的关联,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效率。教师为使学生具备一定数学意识,并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应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与生活问题数学化,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四、结语
总而言之,受数学这门学科自身因素的影响,内容繁琐且抽象,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这门学科,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既能够将素质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实处,也能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后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依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A]. 康利军.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C]. 2020
[2].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A]. 廖书清,陈小华,陈献培,邓浩凌,卢丁娥.《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 2018
[3].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及解决对策研究[A]. 王慧,田乾,刘佳,常正倩,杨登嵩.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三卷)[C]. 2017
作者简介:詹成华(1974-12-06)?,男??,籍贯:四川宜宾筠连?,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一级教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