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历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黄玖玲
[导读] 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变得越来越为重要,
        摘要: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变得越来越为重要,其中农村中学历史科目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的重视度低、学生学习不主动的问题,尤其是农村教学中,历史教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课堂上“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没有得到有效的衔接,如何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想要改变历史课边缘化的现象需要我们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对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一定的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够推动农村历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农村教学  历史教学  主动学习
        想要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我们改变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目标,在目前的中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对于农村历史课来说,一直没有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其中自主学习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都属于我们历史老师考虑的范畴。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涉及到的是方方面面的学习内容,其中自主学习就是指我们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方法、动机、计划、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从而保证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学习目标和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完成学习活动、从学习方法的角度看,我们要求学生主动学习,也是主动监督、主动反馈,以及主动调节、主动检查、主动总结。
        对于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来说,历史老师很多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并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受到的了一定的影响。针对农村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措施我进行了以下几点的分析,希望能够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一、介绍自主学习,鼓励主动学习
  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需要从意识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通过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相关知识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我们想要改变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就需要从意识上入手,普及自主学习鼓励主动学习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改变老师的教学意识,老师在课堂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老师教学意识,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空间和机会,并通过语言物质等各个方面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习惯。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在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我们学习历史知识就是为了学史明理,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现代实际来让学生发表观点,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明白学生是全面发展的人,从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实践等多个学习步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向学生阐述自主学习的优势,自主学习一直是我们倡导的,但是一直流于形式 。现在很多学生已经把老师看成了课堂的主体,而且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使他们的学习一直是处于被动位置,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主动学习的积极意义。第一,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效率是一目了然的,如何让教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而如何正确的阅读和理解教材是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学生主动学习能够使自身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第二,自主学习能力是适应社会的基本素质,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终身学习意识是我们在学生期间就必须要树立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在中学时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才能够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历史教材具有着一定的故事性色彩,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才更加有帮助。
        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在农村历史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针对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我们进行了以下几点的分析。
        2.1创设相应的情景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了解知识接受知识的重要前提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想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情景氛围的营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可能在一些农村地区多媒体技术还没有充分的普及,如果我们没有多媒体技术或者是合适条件进行社会活动的情况下,可以在课堂上营造学习氛围,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生动通俗而又形象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是通过一些故事的讲述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我们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表演一些历史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学习中来。比如说,我们在讲“吴越争霸”这一课时的时候,可以向学生讲述卧薪尝胆的故事,卧薪尝胆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了,所以让学生讲故事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发奋图强吃苦耐劳的精神。比如我们学习“诸子百家”的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选择两名学生扮演法家代表人物,两名学生扮演儒家代表人物,两名学生扮演道家代表人物,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利用辩论赛的形式来探讨各家思想的特点,那么对于学生加深记忆力加深理解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2.2创设问题情景
        创设问题情景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重要前提条件。那么在问题创设的情况下需要老师正确引导,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引导性的作用,比如我们在学习古代陶瓷发展的过程的时候,可以先分析教材上的图片,再结合相关内容让学生对彩陶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可以提出“陶罐上的图片具有着什么样的意义?”“通过陶瓷的发展我们能够看到某时代有着什么样的生活情景?”,由老师引导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想象和发表把课堂氛围推向高潮,那么浓郁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指导学生搭建学习体系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厌烦不喜爱的学习态度,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效率很低,那么没有成就感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农村历史教学一直没有受到学生和老师的重视,但是历史教学对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会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搭建相应的学习体系,然后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历史知识和一些理科性的知识不同,它具有着时间性、空间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延伸性、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来构建正确的历史学习体系,比如在初中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首先可以划分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然后就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及后期的社会主义社会,而性质上来分可以划分为经济板块、文化板块和政治板块,比如在政治板块下,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都属于政治板块的分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搭建完善的学习体系。
        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为学生主动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记笔记、整理错题的习惯,很多内容都是老师分享的,仅仅依靠我们手中的教材是不能够满足我们的学习需要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同时在考试过程中查缺补漏,更要让学生整理错题,争取做到不出现第二次同样错误的现象。其次,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很多学生认为历史知识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远,在生活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利用历史知识来解释生活实际,通过历史和实际的结合,打消学生“历史学习无用论”的想法。
        小结: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精神、能力以及人格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农村历史课程一直是薄弱环节,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从而培养起学生的历史学习观念,通过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让自主学习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究[J]. 朱文燕.??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9)
        [2]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尚继伦    才智.20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