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程度的提升,但是小学学校的教学质量及管理质量方面与城市地区相比,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这就需要农村地区的班级管理者应借着新课程改革的 “东风”,积极的进行自身教学管理理念的更新,对以往的班级管理方式进行积极的转变与创新,以此实现农村小学班级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农村地区;小学阶段;班级管理方式;转变;创新
一、引言
班级作为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师资力量薄弱,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管理混乱、管理质量、效率低下的现象,不利于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顺应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积极的进行自身教学管理理念的更新,将民主化、柔性化、人本化的管理方式运用到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实现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二、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分析
1.班级管理措施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在现阶段的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为实现班级秩序的维持,会通过一定管理制度、管理规范的制定,统一性的进行学生的管理,使学生在“一刀切”式的管理模式下进行学习成长,完全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内心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这种僵化、模式化的班级管理方式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不利于学生实现个性化的成长与发展。
2.班级管理方式缺乏民主化。在现阶段的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仍然占据着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班级事务的管理、决策都是班主任教师一人决定的。这种缺乏民主化的班级管理方式无法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发展需求,无法实现自身管理主体地位的发挥,从而导致学生对班级事务的管理缺乏积极性,不利于班级管理效率及质量的提升。
三、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方式的转变与创新
1.积极进行农村小学班级民主化管理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班级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教师育人职能发挥的平台,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与配合,才能获得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由此可见,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自主管理地位得到了凸显,受到了教学管理者的重视与关注。
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管理主体地位,进行民主化管理方式的转变与实施。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工作中,使其在自主管理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得到自主管理意识及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之中,通过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来实现班级管理制度个性化、完善化的制定。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一定民主化管理制度的制定来保障学生管理主体地位的体现。如,教师可以制定“班干部轮流制度”,使学生通过轮流的方式,以班干部的身份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及决策中,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管理能力平台的基础上,树立了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主人翁的意识,有助于小学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2.积极进行农村小学班级柔性化管理方式的转变。在以往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为实现良好学习秩序、班级秩序的维护,总是以强制、命令等刚性化的管理方式强迫学生进行班级管理制度的遵守与执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个人意识开始觉醒,面对这种刚性化的管理方式,很容易产生逆反、抵触的心理,从而常常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班级管理效率低下的现象。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就应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刚性化管理模式的不足,并积极的进行柔性化管理方式的转变与实施。在柔性化管理方式下,教师应积极的进行师生关系的改善,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共同进行班级事务的管理与决策。另外,教师还应对班级内的学生一视同仁,积极的进行学生优点及特长的发掘,通过激励策略的实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积极进行农村小学班级人本化管理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应在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具有个性化的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管理主体地位,承认并尊重学生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在“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理念的指引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个性化发展需求,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和引导方式,使学生在实现自身良好的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班级内学生整体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新型的教学理念纷纷涌现,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因此,在对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方式进行转变、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就应积极的进行自身教学管理理念的更新,使班级管理的方式逐渐向着民主、人本等科学的发展方向转变,以此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理念的形成以及班级管理质量、效率的提升,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宏伟.小学班级管理建设的创新实践研究[J].教书育人. 2020(13)
[2] 范念香.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 2019(22)
[3] 朱铂.在沟通的基础上管理,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