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模式,以“课前内化新知,课中解难释疑”的程序组织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就目前来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基本工具,且已经成为高中地理教学手段的基本组成,丰富了单一的“黑板+粉笔”教学手段。这就丰富了教师、学生沟通的方式与技巧,便于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拓展高中生的地理学习途径,进一步加快地理核心素养教学进度,促使学生在地理领域中实现长远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分析;
一、在课前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十分看重学生们在课前预习中的自主学习效果,因为整个课堂探究就是以此为基础的。但是,高中生承受着多学科学习任务,难以合理分配有限的学习时间,使得他们主动放弃了课前预习。对此,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引用信息技术来监督与指导学生们自主完成前置性学习任务,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阅读与分析教师所分享的地理学习资源,然后再根据“学习任务单”、“预习检测题”等判断自己的预习成效,汇总不足与优势,以便确定地理课堂探究的重点与方向。
就如在“地球的圈层结构”一课教学中,我就围绕地震波的传播特征,以及地球内部圈层、外部圈层的划分与结构这个重点知识录制了教学微视频,结合直观的地震波演示场景积极解说了本课重点知识,然后将其上传到本班QQ群群文件中,鼓励学生自主确定预习计划。这个微视频虽然明确了本课重点内容,但是却并不完善,所以我还专门以“学习任务单”标注了前置性学习任务:学习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分析地震波的传播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影响;根据地球内部圈层来分析每一个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质等基本问题,熟知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学习地球外部圈层的结构与成分;对比地球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的特点。进而,我再设计了预习检测题,主要是围绕微视频内容设计了填空题、选择题等等,需要学生根据自己对地球内部圈层、外部圈层相关概念的理解完成相应的练习检测。之后,我会公布预习检测题的答案,鼓励学生自主对比,及时把握个人认知缺陷,然后在学习任务单上标注已经完成的学习任务,以及还需在课堂探究中进一步解决的知识难题。
二、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探究解决重难点问题
课堂探究关系着学生们是否能够及时解释个人疑问,准确理解地理知识,影响着高中生的地理迁移能力与应用能力,也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最关键的教学程序,关系着高中地理教学效果。在高中地理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尽可能保证学生的自主权与主动权,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去推测、去验证、去应用、去创新,所以高中地理教师要利用学生们在课前预习中所汇总的疑难点知识来组织课堂探究,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个人知识疑问,以便保证高中生的学习能动性,进一步挖掘高中生的地理发展潜能。
就如在“人口空间的变化”一课教学中,本班高中生就在课前预习中学习了本课重点知识,初步了解了人口迁移问题。但是,由于学生们的生活经验不足,难以区分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的区别,且思维片面,不能综合整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就准备了一些地理材料,每一篇材料都对应着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因素所引起的人口迁移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分析地理材料,汇总主要结论。为了完善高中生的探究结论,我还及时让学生以5人小组的形式来共享学习资料,鼓励学生相互质疑、辩论与合作,直到学习小组能够透彻理解这些地理学习材料。进而,学习小组便可轮流讲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就不足进行补充,不必重复前一组所得出的主要结论。之后,我再以学生到外地求学、外来务工人员到城市扎根等有着明显区别的生活现象来帮助学生区分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这两个客观现象。
三、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翻转课堂视频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使学生从自身原有层次出发,在探索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全新的认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做好预习方法的创新。传统预习模式的重点是针对即将讲述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翻转课堂预习则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学习方案,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第二,结合课堂教学活动,做好教学准备。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不同的视角来充实教学内容,可以引入教学道具,在刺激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翻转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要从课前学习优势出发,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找出重点与难点知识。例如,学生在学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以北美为例这一课时,就可以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要素出发,但是由于其经验与能力不足,往往难以理解这一知识点。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选择翻转课堂教学,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将知识点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
四、翻转课堂在课后的运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翻转课堂的拓展性作用,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热力环流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空调为什么要安置在房间上方这一问题出发进行教学导入,并借助翻转课堂展示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意识,提高教学的深入性。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要积极引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信高中生已经在过往的学习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能够及时调动个人地理认知来探究更高层次的地理知识,鼓励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学习才能,确保学生可以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导下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地理学科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荷.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2]刘刚.利用“翻转课堂”构建高中地理翻转课堂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