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学科学习中听说读写是其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对于我国高中生来讲,英语是一门外语,仅仅在有限的课堂上学好英语对于他们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假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教学,就能够使学生具备展现自己的机会,在互帮互助的同时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小组合作
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为了能够达成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高中英语老师应该要选择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阶段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不同的要求。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该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使学生能够在英语阅读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日常口语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英语的阅读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很明显地发现并没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虽然有些英语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大量英语阅读的训练,但是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所以,老师应该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找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进行问题解决,进而满足新课标的要求目标。
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无法理解相关词汇
在高中的英语阅读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对阅读文章中的单词不认识,在通读一篇文章后,学生几乎不认识单词,也无法清楚地了解文章的主题大意,导致她们在做阅读理解题时没有较高的正确率。目前高中英语阅读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已经超过了新课标要求的阅读词汇量,同时,学生仅仅只是对单词的简单含义进行学习和掌握,也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考试中,高中阅读一般是要考查学生对单词的各种含义以及衍生含义的理解。所以,学生应该要在拓展自身词汇量的同时,要对单词的多种含义以及衍生含义进行学习和掌握。
1.2学生缺乏对英语文化背景的理解
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对英语文化和背景的了解。众所周知,高中英语阅读重点考查英语国家的历史、风俗、文化、地理等相关知识,学生相对缺乏对这些背景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在学习中就会导致出现思维模式的定型现象,学生无法对阅读题目做出正确的判断。若是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这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对阅读题目的理解。
1.3学生没有掌握相关的阅读技能
高中英语阅读中,学生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阅读,当他们遇到一些不清楚意思或者是不认识的词汇时就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英语阅读效率,同时也可能导致学生阅读的正答率低。另外,学生还会逐字进行英译汉,有些学生在阅读中甚至会借助字典进行单词查阅,这样的阅读习惯和方式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技巧。
1.4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效果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师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老师单方面对学生进行文章讲解、强调单词,这种教学方式会引导学生形成词汇量越多阅读成绩越好的错误观念。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词汇量的同时提高阅读技能。
2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1 前期准备,形成合作意识
合作作为一种互动行为,协调发展是其中的关键。
个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形成互相帮助的关系也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特点。高中英语教学的关键内容在于如何度过磨合期,借助教师的调整方式来确定方法。例如在小组成员的分配过程中,可以通过ABBC的四人小组模式进行,即一名能力较强的学生搭配两名一般学生,辅助一名能力稍弱的学生,避免学生因能力差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前期准备,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确保小组在成立后能快速地步入正轨,将重点放在学习内容的建立方面。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应熟悉合作学习的理论内容,了解合作学习的目标。任何一种学习模式的构建都需要经历长期的准备过程,只有学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之后,才能适应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转变。
2.2 合作学习与实践活动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能力上有限,教师在选择内容和教学形式时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开展合理难度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在现有的教材中,很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以阅读材料为载体开展实践活动。如在“Life in the future”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篇以“畅想未来生活”的文章。学生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可以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查找资料,有的负责对未来生活的描绘,这样不同的学生负责不同部分的内容,最终共同配合展现出应有的教学成果。
2.3 重视阅读评价的作用
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空间,但教师也应该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评价,不断地反思自身的学习情况,养成自主合作的意识。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适时评价,必要时提出鼓励的参考意见、建议,以便于及时地调整学习的目标,让小组成员朝着稳定的目标而不断努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收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阅读资料,并将最终的小组合作成绩判定为评价标准。具体来看,不同的学生可以围绕不同的节日进行说明和理解,以小组阶段性成果的形式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从阅读的过程中总结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在文化层面的差异、文化特征等。而小组成员有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后,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帮互助。
3 开展小组合作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学生人数和合作学习效果之间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理想的状态是一个小组设置4-6名成员,如果组内成员过多必然会出现意见的分歧,处理难度也比较大,教师也很难进行针对性指导。但班级人员过多,合作互动时无法有效控制局面。例如全班如果有60个人,即便每个小组6个人,那么也需要分成10组,教师每个组询问答疑2分钟都需要耗费20分钟,接近一堂课的半程时间。但实际上留给学生们讨论的课堂时间并不突出。因此,学生人数的划分将直接影响到英语阅读的合作学习效果,也是今后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3.2 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虽然教师分配好了学习任务,组员之间却未能有效地将任务落实到位。具体来看,一些学生认为阅读任务目标难度太大,一些学生认为任务复杂程度较高,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阅读方法不合理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学生缺乏合作意识的表现,一旦出现失误,小组间的矛盾也无法避免,显然不利于今后阅读合作模式的稳定开展。
4 结语
合作学习以小组活动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并促进其认知和情感的形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同样需要符合这一原则,教师将教学方法建立在认知理论之上,让学生在合作性群体当中具有较强的工作动机,相互激励,保障学习效率,也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匡姿霏.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 校园英语, 2019(15):146-146.
[2]潘翠莲.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 2018, 000(005):P.90-91.
[3]潘晓佳.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 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