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享阅读”理念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莫曼儿
[导读] “分享阅读”的理念是小学阶段英语绘本教学方式的有效开展途径
        摘要:“分享阅读”的理念是小学阶段英语绘本教学方式的有效开展途径。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在“分享阅读”理念下的有效开展进行探讨,依据“分享阅读”理念对于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重要性,从阅读材料的的丰富、学习空间的拓展、朗读的融入、环境的创设、内容的延伸等方面给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分享阅读;小学英语;绘本教学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的开展过程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需要依据新的教学理念以及创新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进行整体的升级,为此借助“分享阅读”理念与绘本教学的融合性,可以很好的提升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进而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是相关的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开展的重要方面。
一、“分享阅读”对于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学生语言能力
        “分享阅读”理念是一种将文章的内容、形式,利用图片引出文字,再借助文字进行简单的描述,以此提升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参与性以及依靠自身进行思考的能力。通过绘本教学的开展,使得师生在观察与讨论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文中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思维能力,教师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借助PPT等形式,通过画面的引入调动学生的表达热情,以此,为学生的思考以及展示提供基础。并且在表达的过程中,借助于教师的指导以及小组成员的纠正,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句运用能力的提升,进而在拓展学生想象的同时,强化其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培养学生听说习惯
        绘本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教学形式,其与“分享阅读”理念有一定的同步性,并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英语还处在一种陌生的阶段,相较于语法与词汇的硬性灌输,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提升学生对于听说的训练以及听说习惯的养成,绘本教学的开展可以保证学生在进行图片的观察以及课程内容的倾听过程中,无意识的识记教学中的单词,进而把其听说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运用,以此养成学生的听说习惯。
(三)优化课堂学习氛围
        “分享阅读”理念是一种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平等性以及亲密性的教学形式,其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游戏的开展以及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提升课堂的灵活性以及互动性,为课堂氛围的有效提升建立基础,在进行课堂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伙伴关系,通过对于课堂教学形式的革新,教师与学生分享自身对于教学内容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提升学生观察能力
        英语绘本阅读的图片可以通过图片的展示,以及教师预设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探索意识,学生可以通过图片查找有用的信息。例如:教师通过“What can you see?”以及“What are they doing?”等问句引导学生通过绘本图片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启发学生以此猜测故事发展,强化学生思维的活跃度[1]。


二、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在“分享阅读”理念下的完善策略
(一)提供丰富的扩展阅读材料
        为保证绘本教学在“分享阅读”理念下的有效开展,教师需要针对于学生的特点以及实际的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阅读活动,以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信息,并以此推动学生对于自身阅读技巧以及阅读技能的检验。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针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英语知识储备量相对较少的特点,需要教师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内容的甄选,甚至学校可以自行编绘材料为学生学习提供参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连环画的形式编纂相应的阅读材料,并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来讲故事,通过教师的修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开拓学习空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学生的学习工具得到了飞跃性的升级,为此,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新技术、新理念、新形势的融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具体有以下运作方式:(1)运用多媒体渠道丰富教学形式,如在进行运动为主题的文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平台,借助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活跃课堂氛围,并且通过相关体育赛事视频的播放,在教学中引入单词与句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运用互联网构建教学平台,提升学生在英语交流过程中的便捷性,增进教室与学生沟通,促进学生对于自身观点的表达以及心得的分享。
(三)利用朗读方式带动教学进度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同样注重其实际的运用能力,为此,需要通过朗读来提供良性的语言环境,为语言知识的沉淀提供基础,让学生在感受语言的表达魅力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英语的运用能力。例如:通过朗读,教师可以发现学生语音语调上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发现英语中隐含的发音技巧,促进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创设互助的学习环境
        为保证互助型学习环境的养成,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量:(1)营造分享阅读的氛围,在此环境下提升学生乐于分享、共同探索的热情,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2)组建分享小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分层教学,以此来进行分组,并定期实行小组成员的轮换,保证学生间均衡的学习机会;(3)形成多元的阅读评价方法,通过对于每位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展示以及学习的主动性[2]。
(五)应用绘本促进课堂内容的延伸
        英语教学体系不应仅局限于课本,需要在保证师生合作性与探究性的学习氛围的基础上,促进课外内容对于课内知识的延伸性,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农场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发现农场内的相关知识,以此拉伸课堂教学内容。
结论:综上所述,为保证小学阶段教学成果的有效提升,需要借助“分享阅读”理念对于小学阶段的英语绘本教学进行有效的创新,通过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听说习惯的养成,进而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探索,形成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教学水平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洁.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学周刊,2020(18):39-40.
[2]李珍妮.绘本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