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 马军波 林荣旗
[导读] 目前,在英语学习水平方面农村初中生的表现参差不齐
        摘要:目前,在英语学习水平方面农村初中生的表现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参与性以及主动性方面有所欠缺,这使得该部分学生英语成绩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本文综合学生本身,家庭以及教师等多方视角,探讨和研究农村形成初中英语学困生根本原因,并且借助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作为探究背景,尝试性的提出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对策;成因
        引言:对初中生而言,英语科目的学习至关重要,但是农村的英语学习状况并不乐观。由于农村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缺乏,出现了大量初中英语学困生,这一现象的产生已经引起了基层教研人员以及当地学校的重点关注。所以,本文探讨和研究了农村形成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根本原因,并且尝试性的制定转化策略来帮助学困生进行英语的学习,以帮助学困生克服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焦虑心理。
        一、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1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从学生角度来说,英语学习之所以困难是由于对英语缺乏兴趣以及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上不正确而造成的。有了兴趣就是有了学好某方面的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无形的成为学生的精神动力。好的英语课堂应当是不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地位,给予学生自主表现的有效平台,而教师则成为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英语学习。而传统课堂中死记硬背的方式根本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基本处在被动地位,使学生的兴趣被客观环境所抑制。此外,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丧失英语学习的信心。有些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偏科现象并不是因为学生自身智力有问题,而是学困生所应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并不适合他们本身。
        2.教师方面的原因
        影响学生英语成绩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教师是否具备责任心。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个别英语教师忽视学困生的情况,时常以责骂的方式来教导学困生,甚至弃之不顾,反而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习优异的优等生身上,将学困生视为不可改变甚至厌恶的存在,面对学困生个别教师难以做到给予充分的爱心和耐心,让学困生的内心受到极大伤害。当学困生考试成绩不及格或者回答问题出错误时,个别教师只会采取训斥的方式,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损害。由于在英语课程上学困生根本感受不到收获,长此以往,学困生就对英语学科产生厌烦和恐惧情绪,从而在内心深处生出自卑心理,最终迫使学困生放弃英语。
        3.家庭方面的原因
        在农村,由于现实生活的压力,有大量的劳动力选择外出进行就业,这就导致了大量留守儿童的存在,而农村英语学困生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留守儿童,这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的呵护和关爱,使家庭与学校之间没有形成密切联系,甚至出现信息交流的盲区。并且部分家长的观念较为落后,认为英语并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重点,家长只将目光放在今后的生存和赚钱上。众所周知,家庭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关系密切,难以分割,作为直接影响孩子的父母倘若教育观念落后,那么在这种家庭教育环境长大的孩子在学习动力方面势必受到影响。并且农村大部分家长所受教育有限,对英语科目的了解并不多。虽然大部分家长仍然希望孩子能够在学校有良好表现,但是却没有办法给予孩子实际上的帮助。
        在家庭环境中,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帮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心,而在实际家庭生活中却有大部分家长并不能做到,他们甚至根本不顾及孩子,经常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还有部分不负责任的父母,他们只管自己享受、娱乐,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学习。

让孩子长期处于压抑不安的环境中,如果自身无法进行调节,就很难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那么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
        二、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1.根据原因制定对策
        为了转化英语学困生,英语教师应当系统的了解学困生的成因,并且根据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来制定真实可行的转化对策,来帮助学生建立起能够学好英语的心理意识。针对学习方法不正确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学习方法的讲授。而针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注,孜孜不倦的教导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加深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持续性。从教师自身角度来说,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比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使用简笔画和挂图等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音乐是打动人心最好的方式,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来对教学气氛进行渲染,让学生的心情更加愉悦放松,并且通过列举真实事例来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还可以通过现实生活的情景来进行语言创设,并且加上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丰富语言情景,来舒缓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压力。
        2.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教师的职责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到英语知识,还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也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教师针对英语学困生也同样应该做到如此。第一,教师应当指导学困生怎样进行单词的记忆。这就应当先教会学困生认识音标,之后以音标的发音规律为基础来学习单词的记忆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将早读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以齐读和领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第二,教师应当在每节课结束之后,颁布下节课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英语预习工作,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讲,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来指导没有掌握当堂知识的学生,或者建立互帮互助的小组,让学困生被优等生带动起来,以缩小学习成绩差异。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定期举行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活动,之后将学习交流活动的最终结果进行完善和补充,以便提出更加完美的英语学习方法。
        3.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学困生的成因是因人而异的,教师不能采用同一尺度来教授所有学困生,所以教师必须要弄明白各个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且根据学困生的成因来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和教育。针对那些家庭情况特殊和家长对学生教育漠不关心的学困生,教师要注意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尽可能的消除家庭矛盾对学困生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与家长密切交流来帮助学困生的英语学习。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之所以出现英语学困生是由多方原因导致的,所以转化英语学困生也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需要英语教师根据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来制定相关策略,对于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做到因材施教和对症下药。教师应当用真挚的关切来激励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从内心深处热爱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韦佳影.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28.
        [2]陈国祥.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之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92.
        [3]朱鸿飞. 农村初中学困生英语学习管理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4]周丽洁.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