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英语阅读是学生接触英语文化的主要途径,优秀的阅读课堂能大幅度提升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而传统的英语阅读课堂拘泥于教师讲授,学生被动获取的形式,课堂效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经过我在教学中持续不断的探索,我发现携手思维导图,能为英语阅读课堂注入鲜活的血液,改善英语阅读课堂。本文主要讲述了思维导图能使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更高效,并通过我的课堂实例,为大家展示,如何具体的将思维导图带入小学英语阅读。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效;课堂实例;小学英语阅读
作为少年整个人生当中教育过程的开端,小学教育是规模非常宏达的教育工程,为以后的人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小学英语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长期以来都是教学的重难点,同时,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对于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非英语环境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英语由于没有语言环境,需要先接触英语文字即阅读材料,然后才涉及听、说、写的训练,因此阅读毫无疑问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加之小学是培养学生整个学习时期习惯技能的重要时期,如果学生能在此时期养成高效卓越的学习技能,会对其今后长期的学习生活有重要增益,有利于其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顺利进行。因此,找到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工具和方法,是每个小学英语老师的迫切需求。我认为思维导图可以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为教师和学生双方提供十分之大的助力。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分析
常说世界上有一群聪明的小孩会思考问题,他们有一个秘密武器——Mind Map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由东尼·博赞创造,是一种有趣的思考方法,也是一种让记忆和笔记不再无聊的思考模式。在美国的小学课堂里,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用思维导图来教英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常常有人说到美国的老师不仅仅在教授知识,更在培养孩子的思维模式。那么这种玄乎的“思维模式”如何能被运用到我们中国的小学英语课堂上,并助力学生们的英语阅读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例分析一下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要知道Thinking Maps有8种:圆圈图,定义一件事;泡泡图,描述事物性质和特征;双重气泡图,进行比较和对照;树状图,用来分类;流程图,突出次序;多重流程图,展示因果关系;环抱图,局部和整体;桥状图,进行类比。 对于不同的阅读情境,教师可以选取不同的思维导图来使用从而助力自己的教学[1]。
二、思维导图对英语阅读的助力
(一)小学英语阅读的困境
众多小学英语教师有这样一个困惑:自己在英语阅读讲解前认真准备了教案资料,课上的知识点讲解也十分细致,可是还是有大量学生觉得英语阅读部分枯燥无聊,对英语阅读兴趣不足,甚至直言英语无用,学生积极性不足,师生配合度不高,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同时,小学的英语教学外部环境相较过去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整体来看,小学的英语阅读教学的水平以及质量有了很大进步,但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对英语课堂的影响依然存在,很多学生在此环境下养成了被动吸收的不当习惯,但是我们需知,时代在进步,教师不能仍然保持追着将嚼碎的知识点喂给学生的教学方式,是时候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了。
对于如何帮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方式,我曾经也是疑惑不解,如今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课堂尤其是英语阅读部分后,学生们的正面反馈告诉我,思维导图的应用对英语阅读的助力是十分卓越的。
(二)在英语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思维导图的特点是发散性与多感官学习特征,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整个大脑各个分区,将英语文字转换为简洁易懂的图文,这种将文字输入方式转换为图文并茂的输入方式的优点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并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降低阅读的准入门槛。小学生有好奇心重,发散性强,画面感强的特点,思维导图正是利用其心理特点,进行思维导向,帮助其进行阅读。主要来说,思维导图对英语阅读课堂的助力有以下:
对于教师:
1.有助于教师吸引学生注意。利用思维导图鲜亮的颜色,简介线条,夸张的形状,将原本深奥枯燥的信息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无比。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展示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2.有助于教师突出教学重点。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使文章的重点突出,学生可一眼得到文章框架,重点知识,中心内容,有助于学生总体掌握课堂内容,零碎的知识和观点也可借思维导图被精确呈现给学生。
对于学生:
1.有助于强化学生阅读目的,提高学生阅读动力。思维导图的运用可解决学生盲目阅读,缺乏目标,泛泛而读,因而导致的文章阅罢即忘,缺乏记忆性的问题。教师布置思维导图的任务,学生为了完成目标所进行的阅读活动更加具有记忆性,精确的目标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动力。
2.有助于学生总体掌握文章,细致整理知识点。随着思维导图的完善,学生也逐步构建了文章的知识框架,学生可以通过对单词,句子的整理进行对知识点的吸收复习,提高了学生对课内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增加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了解[2]。
3.有助于改良学生阅读行为,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主动的,带有好奇心的,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进行自由联想,避免了传统英语阅读中由教师引导的线性思维和定性单线思考方式,而是发散强大的网状思维。
三、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
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第二单元的Read and write为例,“Different ways to go to school”这篇阅读对于六年级同学来说,长句较多,词汇也较为陌生,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老师直接播放录音或领读翻译,未免使课堂缺乏代入感,学生无法沉浸入文章,并且知识点琐碎,给人一种”盲人摸象“的感觉,学生难以全面掌握文章,未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学生沉浸入语境,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还能帮助学生对语篇形成清晰认知。以下为具体用法:
(一) 课前预习: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
1.预习主题“Different ways to go to school”写在纸的中心,学生可各自用自己喜欢的图案与颜色进行装饰。学生们对色彩和寻找与众不同的图案表示出高涨的兴趣,带着期待开始了英语阅读的学习。
2.第一分支:在没有阅读具体文章时,对此主题的看法,自主发表意见,调查学生各自的前概念,唤起学生对主题的思考热情。帮助学生进行意见的整理整合,并鼓励学生用多样的表达方法记录到第一分支部分。在本课讨论中,我的学生们踊跃发言,对参与此话题的讨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课堂的气氛十分活跃。最终学生们共同整理了想法,记录下的第一分支内包括:“on foot” ”by bus” “by train”等等多种去学校的方式。还有学生开心地加上了“by plane” ,说希望以后自己能出国读书。老师对他的想法表达了赞赏,并鼓励其要努力学习英语,以后才能与国外友人交流。
3.第二分支:学生需进行通读课文,从头到脚地阅读本文章,对课文进行系统的了解认知,做到心中有数。做思维导图要找到教材引用此文章的目的,该文章的任务有什么,以及认识到此文章的重难点部分,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和关键词。用关键词和关键句子画出整个文章的框架,并进行装饰彩绘。学生用树状图整理自己对课文的思考,提出“Different ways to go to school”是通过这个阅读帮助自己复习巩固对第二单元单词短语的掌握,重难点也是多种不常见的交通方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思维导图第二分支上画了一朵花,四个花瓣上写着“Germany” “Alaska and USA” “Jiangxi” “Papa Westray” , 花瓣向外延伸写了对应的出行方式。完成后的学生告诉老师,他喜欢这些国家的新奇出行方式,并表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3]。
4.第三分支:找出“Different ways to go to school”中自己不认识单词,不懂的句子,和不理解的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尝试能否解决问题。并且自觉完成部分课后练习题,通过练习题确认自己是否思路畅通,是否还有疑惑之处,还应掌握哪部分知识等等。完成第三分支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己的听课需求,有不懂得问题集中注意力等待上课时老师的解答。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利用思维导图使学生进行充满趣味性的课前预习,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并精准突出学生疑问,有利于教师的课上内容展开。
(二)课中完善:教师教课同时与学生一同补充思维导图的细节。
教师主要是重难点部分和知识点补充,辅助学生用思维导图来整理笔记,只有用思维导图,可以让知识深化、简化、系统化。学生则可根据第三分支向教师进行提问。例如补充第二份分支重点:by和take的用法异同等等[4]。学生的提问一定程度上可补充教师的教学内容,同时给文章新的切入角度,问题的不断提出更加活跃了课堂气氛,带动更多学生进行课堂深度学习。
(三)课后复习:利用思维导图高效复习。
英语阅读课堂后要及时复习巩固,而思维导图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复习方法,起到了纲领的作用,学生可借此将重点知识碎片化记忆、联想记忆,将整个知识框架系统性记忆[5]。如果把复习必作航海,那么思维导图完全可以起到航海图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难免会出现理解或者记忆等方面的漏洞,这时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一些薄弱环节、疑点及难点等。并且鲜艳简单的思维导图可以起到鼓励学生复习的作用,而经常进行“查漏补缺”,毫无疑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一定更加牢固。
四、结语
虽然说学无定法,但是也有规律可循,如果学生能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将会终身受益。初思维导图就让我眼前一亮,并坚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学习。到了今天,我可以说预习、上课、复习,一张思维导图就足够了!预习时,用其纵览全文,课上则细节补充,复习时提纲掣领。教师坚持使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把思维导图当做工具来学习的习惯,会伴随着学生长期的学习生活生效,甚至使学生受益终身。因此,我积极推荐每一位英语老师都能把思维导图运用到阅读课甚至所有课堂中,它所能给出的效果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同时也鼓励各位同行,不断探索、摸索思维导图的更多更宽广的用法。
参考文献
[1]邵惠娟.小学英语课堂思维导图的应用[J].教育,2020,(23):65.
[2]郑晔曦.思维引索下的英语与思维导图应用拾粹[J].考试周刊,2020,(42):119-120.
[3]张建祥,伍海云.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科学咨询,2020,(24):287.
[4]李细英.浅谈如何巧用思维导图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20,(49):82-83.
[5]何洁聪,邝慧莹.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英语“导学案”设计与实践[J].师道·教研,2020,(5):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