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音乐课兴趣的培养及实践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侯媛媛
[导读] 在农村的小学学生音乐素质普遍偏低,感触颇深
        在农村的小学学生音乐素质普遍偏低,感触颇深。在农村的小学孩子们大多数都很喜欢音乐课,因为在农村普遍重视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当然这也是很难改变的现状。所以,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针对学生的情况来分析,为什么农村的学生音乐素质普遍偏低?第一,在农村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是导致学生不能接受素质教育的直接原因。比如说,家庭条件,交通条件,这些直观的因素影响了学习的结果。第二,学生喜欢上音乐课,本身并不是因为喜欢音乐,而是喜欢音乐课的方式与文化课不同,在他们眼中音乐课是他们休息的时间,是他们娱乐的时间,可以毫不受约束,所以唱得怎样,学得怎样他们并不在意,主要是在音乐课上他们得到了快乐的满足。
        其次,教师的原因。很多教师在聊天的过程中都会说到,某某同学因为参加音乐活动比赛、体育活动比赛学习的态度改变了,成绩也明显下降了。这一原因使得在抓成绩这一环节中导致了音乐工作实施的难度更大。很多情况下要与任课教师协调,所以这样的教学状况于比赛发生了冲突。很多人认为音乐课可上可不上,重视的程度也不是很高。再者音乐教师及却,很多音乐教师要兼职,除了上音乐还要上语文等其他一些科目。所以这些原因导致了很多的不便。
        最后是学校的因素,师资缺乏,硬件力量薄弱无法进行正常的音乐授课。
        音乐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所不可缺少的美育教育。完全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所以说音乐教学也是很重要的教学。但是在当前农村的音乐课教学现状中,离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课的距离确实是太远了。所以音乐课只能成为一节单纯的“唱歌课”。因此将研究结果归结为以下几点。
???   一、转变音乐教育观念,走出传统教育模式。积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我们应当明确,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奠定学生终生学习音乐的心理及情感基础”。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在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自由空间里,相互发展、相互创造、相互提高的“双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提供活动材料,指明活动目的,组织活动顺利开展。
         二、据新课程的理念组织教学。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众所周知,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愉悦的心理环境;其次,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由于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可采用各种直观的手段。如创设情境和利用多媒体、图片实物等,使学生在非常自然的情况下学习歌曲,丰富生活经验,同时也喜欢上音乐课。
        2.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通过组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常规,重组音乐课堂,使音乐课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音乐课应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地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与情感。


        3.提供经验,学习一些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学习音乐的兴趣。
        奥苏贝尔认为。任何新知识如果与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没有联系,没有已有经验作为落脚点的话,新知识是不会被引起兴趣进而被吸收的。实践证明,音乐基础好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而基础差、嗓音条件不太好的学生。却缩手缩脚、遇难而退,结果就远离音乐了。因此,适当地进行一些技能培训,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能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从而保持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搭建展示学生音乐才华的舞台。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
         1~2年级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3~5年级要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引导他们把无目的的“动”变成在音乐声中有规律的“动”。让学生边唱、边跳、边演奏,还要充分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爱学、乐学。中年级学生是学习音乐的关键期。为了稳定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要不断变换教学形式,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教学方法也要力求生动活泼,还要注重循序渐进。高年级学生普遍不爱唱,可以加强欣赏教学和器乐教学,或开展课外音乐兴趣小组活动。
四、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也能激发和发展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音乐的评价应在尊重、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展开,以激励为主,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低年级学生的评价可以物质评价为主,中、高年级学生的评价以精神评价为主,教师的赞赏、信任的目光等都能深切地影响学生。我们同样也应该将激发学生的兴趣,展示他们的才华,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
        五、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吸引学生的兴趣 。
        音乐是一门具有感染力的学科,教师如果具有很高的专业素质,学生就会从心底佩服教师,同时也会喜欢上这门课。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充电,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人格魅力。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所以我们应该善用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世界,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在我的实践课过程中,我教低年级的同学积极的进行律动,学习简单的舞蹈,把一些简单的歌曲编成简单的舞蹈,这样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喜欢音乐课。而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们则应该多让他们接触欣赏教学,了解简单的乐器,比如说会吹竖笛,多学一些能够提高兴趣的知识与课程。
        在书上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在中国农村没有音乐教育,但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倍感难受,心里有着无限的感慨,在农村音乐艺术就没有前途吗?想做一个音乐的开拓者,想做一个音乐的开荒人,也许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也许每一个走在路上的人都应该思考一下对于音乐的执着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当我提笔写材料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有时候学生那么多大班化教学,说实话热情减退了一半,这样下去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热情应该怎样发挥出来,这样的热情真的不知道怎样表达出来!真正的艺术来自生活,却让生活真正的感受快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