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和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敢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新型中职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互动式教学课堂应用的分析,在推进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我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探讨互动式教学在课堂的作用。
关键词:互动教学课堂 师生关系
“互动式教学”是当前教学研究过程中的热点话题。一般来说,课堂教学是院校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和方式,在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背景下,尤其是在中职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向交流过程。如若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在缺乏师生互动的状况下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本人希望通过自身教学经历,探讨对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一、开展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其方式基本上是教师讲授或演讲、学生被动的听或写的模式,也就是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口授与板书,要求学生耳听或做笔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来强化学生学习,教学中教材的内容、重点及难点是教师备课和教学设计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教师们对教学的研究,仅仅局限在如何把问题讲清说明,以便让学生把握重点并突破难点。这种旧有的模式教学,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占用了教学时段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被动的、机械的状态。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师生之间很少有主动的信息交流。这种模式下的教学,必然忽略了学生内在的体验和学习感悟,对在学习中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必然被忽视。其结果是教师在台上滔滔然,学生在台下昏昏然;因此,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学生的情感反应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展现,导致课堂教学的气氛沉闷,学生因此而厌学的现象在当前教学中非常常见。
二、互动式教学的介入
如何改变上述的状况?这是当前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诸多先进教育理论被引入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反思传统教育方式不足,以便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特别是近年来,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倡互动式教学,为的是改进传统模式。
通过对当前互动式教学及学习理念的了解,不难发现,在教学与接受知识的关系中,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而开展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关系,师生之间既要有和谐稳定的情感,也应该承担共同的学习责任。具体到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学生针对自我而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教学不再是教师“个人的主角戏”,教师在教学中是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这些观念为我们中职教育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三、互动式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影响
(一)互动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开展互动教学,要先寻找学生的兴奋点,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项目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会抱者一种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煤矿地质》教学中,如果教师照本灌输,就会造成教师讲不清楚,学生听不明白,感觉枯燥无味对该课程没有兴趣。而采用互动式教学,先由煤炭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怎么来的?找出所要传授的知识点与学生生活有关系的实例,进行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如此效果肯定会与前者截然不同,学生易获得知识取得实效,这样也更易获得高效课堂的效果。
(二)互动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质量
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来说,互动行为就是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发展;对教师而言,教学互动就是教学不再是纯粹的传授书本知识,而是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如《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对服务礼仪规范的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通过对各种礼仪、服务规范教师的演示、学生演练,情景模拟,这样的活动需要学生亲身的参与感受,要求学生能够拿得起放得下模仿演习,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得到实践锻炼,能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刻,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根本的不同,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三)互动式教学有利于重塑师生关系
互动式教学就是要重塑新型的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平等的关系。一方面,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中,要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同时也是要着眼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中职教师要意识到自身作用的变化,要从主宰教学转变为组织教学,要从指挥教学转变为配合教学。这有利于学生在知识面前平等、公平心态的塑造,长期来看,是师生间关系融洽的重要润滑剂。
(四)互动式教学有利于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互动式教学中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纳者成为知识的探究者、思考者和体验者,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形成的过程,而在过程的参与中,学生也会不断的成长,从而将这种体验带到其他的学习中。
四、互动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然,照搬或照抄西方的教育方法及教学理念,忽视我们中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往往难以取得较为良性的教学效果。从目前中职教育的现状看,以下几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一)课堂中的学生人数较多。一般来说,中职院校的班级学生数在50人左右,个别班级甚至有60多人。而互动式教学模式越是在班级学生少的课堂中,教学效果越明显。因此,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这是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教学问题。
(二)学生对互动式教学的认同。如前文所述,互动式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课堂的状态,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而在课堂教学中,诸多的学生还停留在“哑巴”课堂的模式中,不去主动发言,不参与或不认同互动式教学模式,会认为“老师什么都不讲”、“什么都不会讲”,对教师在互动式课堂布置的教学任务完全不理睬,这必然降低了互动式教学的作用,反过来也影响互动式教学的全面开展。
(三)学生对具体的互动式教学内容的不理解。在互动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互动主题,或者因学生知识储备的不足,或者因为学生兴趣爱好的偏离,均会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理解,难以积极参与课堂中问题或案例的讨论,必然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教学互动环节时间的安排不合理。互动式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尝试,互动环节不应该完全贯穿的教学全部。因此,如何结合实际教学,合理的安排互动式教学,是每次课堂中留有一段时间进行互动教学,还是设计三到四次的完整互动教学课时,是需要老师们好好考虑的问题。如何做到既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教学,又不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发挥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又能将课程的知识点和需要掌握的内容让学生完全吸收,这都需要考验教师的智慧。
互动式教学的课堂应用是当前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改革内容,如何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不是简单的模式的照搬,而是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开展,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如此以来,方能更好的推进我们的教改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茹先古丽·吐热克.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中职统计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公关,2019(11):130.
[2]吴涛.互动式教学在中专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9(05):82.
[3]林小帆.中学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的应用与教学方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