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为新世纪的美术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现代教育辅助教学技术得以最大的发挥,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为美术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教育技术;美术教学
【前 言】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思想与先进的科学技术计算机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方法论和技术手段的总和。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相比,不仅仅是更新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全面冲击与挑战,最终将导致教育发生整体性和根本性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正 文】近年来,国家在教育方面进行了大力投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渗透,使美术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生积极主动,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发展。这也就给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就我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几点感受浅抒己见。
一、美术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美术课堂教学更生动形象
(一)美术教学中,图片的静动转化,趣味更浓
笔者在上《向齐白石学画鱼虾》一课时,水墨画的呈现方式是静态的,让学生欣赏并说说齐白石笔下鱼虾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大部分找不出。而在后来的教学中,我运用了美拍新技术,一条条鱼虾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明白了大师笔下的鱼虾是活生生的,有的背朝着你,有的肚子朝着你,还有的侧过半个身子,头尾不在同一线上。学生在自悟的基础上绘画时,自然也能在鱼虾的姿态上下一番功夫。画出来的画也是栩栩如生,用笔苍劲,逼真!把鱼虾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让我们共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一起来感受中国书画魅力吧!
(二)美术教学中,创造动漫孵化的土壤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师重在讲解、示范。而现代教育技术的提出,它要求教师的角色从讲授者变为指导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为认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媒体的作用也由演示工具变为认识工具,而教学过程也从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过程变成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美术教学中与计算机教学很好地结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始构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如在自主选课的青少年宫活动中,我们开设了电脑画图班、动漫创造班、创意设计班等。学校为学生创设了动漫孵化的土壤,相信学生能在美术的天地中开出美丽的花朵。
(三)美术教学中,推动教学方式改革
随着校园网的建设,校园网络应用项目将会越来越多,首先,校园网为学校的网络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师可以进行网上备课、授课、提问答疑、讨论、作业布置与批改等。其次,学生可以在网上选课、学习、提交作业、提问、资料查询、图书阅览、考试等。如用好一些录屏技术,制作好微课,发到网上,学生一点击,在家就可解决上课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心中有学习上的难处,照样可以通过QQ、MSN、视频等解决。同时,由于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工具的广泛应用,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将得到提高,有利于造就高素质人才。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融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独特领域,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教育技术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将日益显现。我们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实现培养适合社会与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的。
二、美术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美术课堂教学更有感染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意志和毅力,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行创造。多媒体具有三维动画功能,辅以优美的音质,迷人的图像,通过视觉、听觉、感觉等各个器官作用于人,产生不可抗拒的感染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比如,在上《窗外的风景》一课时,只看书本中几张简单的图片介绍缺乏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我借用了网上教育资源,图片、微课视频等制作了课件,在明快悠扬的民乐声中,苏州园林的风光很好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再加上重点突出的解说,就能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人间仙境中,使学生不仅对窗外的风景对象的捕捉、取舍、主次的安排有了清晰地认识,还对我国举世闻名的园林建筑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真可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课文上呆板的文字富有了生动的灵气,也使平静的课堂增添了几许激情。
(二)拓宽领域,培养学生信息整合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应该拓宽美术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所以美术教师要高度重视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电影、电视、报纸、杂志、音像制品、互联网等现代教育媒体,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培养他们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互联网,让地球变小了,世界资源汇聚一起,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所需,有选择的搜索、处理,吸收其精华,摈弃其糟粕。
(三)万象更新,使美育更上一层楼。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全方面、多层次的人才,美术更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而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笔者在学校网站,建立了班级麻辣烫,把作品发到平台上,让学生各抒己见,让更多的家长来欣赏,来评价。“相互交换一个苹果,彼此得到的仍是一个苹果;而相互交换一种思维,彼此得到的是多种观点。”从而拓展思维,相互取长补短,互受其益。从西方艺术教育和创作的现状看,视觉艺术已经把多种边缘学科容纳进来,对交叉学科进行融会贯通,艺术创作呈现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不仅吸收东方艺术的养分,还在原已引入的摄影、音像、信息、多媒体艺术的基础上,将视觉艺术与当代其他的艺术形式进行交叉研究,如文学、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等等,此外,还有艺术与科技的交叉融合??综合材料与媒介是现代艺术变革的产物,它是从审美观念、方式、媒介和技法上都紧紧围绕对传统的变革而进行的,从而表达了一个现代人对艺术进程、现代生活的看法。对示范稿进行表面而肤浅地模仿重复的人,则缺乏这种灵感的火花。
三、美术评价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美术教学的展示更有魅力
评价方式在一次又一次的改变中,越来越趋向成熟。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评价中逐渐成长。评价方式要适时更新,常换常新。才会有他永久的魅力。
(一)幻影情景展示,评价更自然
现代教育技术多样化了,很丰富,展示也就多样化了,不再是老师简单地评价,打个分数。而是把画面用投影仪放大,可增大缩小,可增强变弱小。静态可变动态,全面展示给学生,同龄学生对同学的评价更客观些,更能反映学生的水平,更能激起学生创作的冲动。摄影手机拍、美拍,使画面更有美感。笔者在上三年级上册雪花剪纸一课后,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个大雪纷飞的场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里,小朋友拿着自己折剪出来六角形的不同造型的雪花,喜笑颜开地站在银幕前方,手舞雪花,形成一个玩雪花、接雪花、舞雪花的热闹场景,大家都陶醉了!相信大家对祖国的剪纸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剪雪花的技术。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们也会用现代技术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二)视频图文并茂,评价更充分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作品可以图文并茂更好地展示,学生也就更好地领略到作品的整体感知及认识,评价上就更全面,更到位。笔者在上五年级上册《西游记赏析》一课后,学生作品收集,分门别类后,制作成视频,由唐僧师徒四人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学生作品呈现与评价齐上,一一对应,学生对他人作品进行了欣赏之外,知道了他人作品的优缺点,也知道了自己作品在人家眼中的分量,知道作品的美中不足等等。对学生的后续创作是大有帮助的。
(三)录像声情并茂,评价更有情。
现代美术教学中纯平面教学是很少了,更多涉及陶艺、建筑等立体性作品,这些作品更需要全方位的展示,是要录像视频方式的呈现,使作品更有动感。笔者在上四年级上册《喜气洋洋》一课后,学生剪好的各式各样的喜字在幕布上不断展现,配着中式、西式结婚进行曲,笔者提出拓展要求,制作一对新婚夫妇。视频录制好“最美夫妇”就放上银幕。哇,那轰动的效果马上出来了。学生好像亲临结婚现场,比当金童玉女还高兴,比吃蜜糖还甜!欢笑声齐聚一堂!学生在评价同学的作品时更是投入情感的,有一个学生叙述喜字:男方一喜,女方一喜,上口代表嘴巴,下口代表心,表示新婚夫妇心口如一,心心相印。也有一个学生如是想:上口像上肢作揖,下口像下肢盘膝坐,表示新婚夫妇夫妻对拜,喝酒仪式。
(四)录屏微课分享,评价更有力。
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更多的东西,也让我们的美术艺术传播得更遥远、更快,国粹更好地发扬光大!五年级下册《中华传统佳作》中的《清明上河图》,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让更多的民众看到了它,它不再是一幅图,而成了一幅幅丝线交织的十字绣,一件件熠熠生辉的水晶工艺品,一座座货真价实的古建筑。宋城才再现在横店这个影视基地上,让更多的人能目睹宋朝的繁荣昌盛!图中桥上人来人往,仪态万千,用现代技术把人物动态一一放大呈现,制作成可圈可点的动画片模式,放网上共享,让学生更好地领略画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淋漓尽致的表现力。也让更多的家长,民众来评价分析,学生学到的就远远不止课堂上这点东西了,学生的评价赏析能力会更强,更有力!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创新之快,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必须先学先用,学好技术,更要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让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得以最大的发挥,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美术的素养,提升美术的艺术性,拓宽美术的视野,为美术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为中华国粹更好地发扬光大,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一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肖树滋,胡保利.教育技术与21世纪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8.
[4]乌美娜.现代教育技术[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5]陈心懋.综合绘画?材料与媒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4.
[6](瑞士)约翰尼斯?伊顿著,朱国勤译. 设计与形态.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