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美术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张海腾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信息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信息,受信息的冲击在心理认识上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推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因为其艺术性,学生的参与性较强,而且美术教学的开展能够从感官认知上做深入,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有了有效的方式。在渗透策略上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注重美术学习心理,重视情感元素,把握实践机会,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前言: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培养教学主体的综合素质,所以在教学设计上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美术知识实践引导,促进自我发展。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能够让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的落实,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从而保证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提升,也让学生有思维活跃性和心理素质的成长。但是心里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学生自我认知的转变,依然需要做好主体性的设计引导,保证教育下学生的自主发展。
一、转变教育思想,消除学习上的心理负担
        虽然现在实施了素质教育,但是社会教育环境依旧以成绩为主,并且教育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造成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巨大,很多学生对知识学习都产生了心理负担。这种心理问题影响的是学生的个人学习意识,会阻碍学生主动学习想法的建立,还制约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1]。对于此,转变教育思想就成为了必要,在实际教学行为上消除心理负担,做好主体参与的设计,让美术学习中有愉悦的感受,将学习当作一个趣味活动,去主动的认识新事物,做个人理解的应用。首先在教学方式上需要重视学生的主观审美,多让学生参与教学思考,进行自主性的表达,可以转变被动学习接受的心理,也就可以让美术学习带有快乐属性,学生有自我表现和创新的行为。其次在教学形式上,要建立师生平等教学关系,让学习过程中有积极心理的建立,实现自主学习意识的教育培养。
二、注重心理教育,渗透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心理教育是针对小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素质的教育教学,使学生可以在美术课堂中完成知识理解,能够有健康心理的建设,这是心理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心理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需要以教学内容为主,将美术知识作为载体,在学习和实践创作中可以有健康的心理认知,潜移默化的引导心理认知的发展。例如《我心中的未来》这一课,课堂上就进行小组教学,让学生在小组中对未来做憧憬,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个性化的美术表现。

这样的美术课堂教学下,就实施了励志教育,可以使学生有积极心理和生活心理的提升,实现心理教育与美术教学的有效结合。心理教育的开展需要教师挖掘美术课程中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并在教学设计上引导学生做参与和自我反思,可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落实,让美术学习带动心理建设。
三、重视情感元素,客观评价提升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素养的培养是重点。当前的小学生在心理素质上普遍不高,很多时候不敢面对失败和挫折,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正,这种情况的改善需要从情感做设计,让学生能够自我转变想法,从而有心理素质的提升。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情感元素的发挥,在评价上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内容上做激励设计,使学生可以参与教学,有自信心理的建立;在形式上做互评,使学生在每一节的美术课堂学习中都会有心理素质方面的建设。比如在《鸟语花香》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对积极参与教学的学生给予表扬,并且指导其做思维上的延伸,进行学习新信心的心理培养。而在绘画实践的评价上则开展互评和自评[2]。在互评上可以促进学生的进取心,也使其能够取长补短;在自评上则促进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够建立自我反思的心理。
四、把握实践机会,推进学生健康心理形成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心理教育要把握美术绘画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绘画中展现自己的心理想法,而教师则树立健康心理的主题,推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这种方式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可以保证心理教育的有效性[3]。例如,在《最受尊敬的人》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为什么这个人受人尊敬为主题,让学生做绘画实践,展现自己的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健康认知通过实践转为心理素质。
结论: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可以让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更为主动,也让美术学习和表现有实践性的提升,并且以美术知识为基础推动学生的健康心理成长,实现有效教育。而在渗透的过程中,要注意到美术教学的需要,要掌握文化教学与素质培养的均衡,还要考虑到小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建设特点,避免理论化渗透,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落到实处,促进个人综合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黄英.试析动画片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4):194.
[2]吴冬梅.健康的心理需要美育保驾护航[J].内蒙古教育,2017(04):109-110.
[3]呼庆.给学生想象空间,留纯真天地——小学美术教学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4(35):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