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游泳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措施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张媛媛
[导读] 在现代化的游泳训练中,传统教学式的训练方法更难获得青少年的认可
        摘要:在现代化的游泳训练中,传统教学式的训练方法更难获得青少年的认可,因此在开展游泳训练时,有必要将趣味训练法融合到训练和教学当中,切实激发青少年的游泳学习兴趣,从而在青少年游泳训练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推动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游泳教学;现状;措施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当代社会,除了努力学习文化课知识,增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更是重要,因为好的身体是践行知识的保障。近年来,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注重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高中增加体育课程的数量,把游泳课增加进体育课的上课内容中,提高了学生的锻炼兴趣。
        一、当前游泳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游泳理论知识
        现在,很多大学生对游泳运动的知识上存在很大偏差与误解。游泳是水下运动,长期游泳,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可以磨练人的意志。部分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忽略了游泳运动的诸多优异性,加之游泳知识欠缺和能力不足,导致他们不愿意参加游泳这项运动。还有就是会游泳的学生安全意识十分淡薄,没有形成自救意识,认为自己能行,所以就忽视了那些潜藏危险因素。
        (二)课程教学重视程度较低
        游泳课是体育课中的核心组成,但是在高中教育工作中被设定为选修课。很多学校游泳课程教学进展很不顺利,边缘化态势尤为明显。很多老师反映学生都有意向参加游泳课,但因为文化课任务繁重,所以学生们参加游泳锻炼的时间很少,后续游泳教学难以有序进行下去。大多数学生都报名参加游泳课,但因为文化课时长因素影响,难以让他们照常执行游泳学习计划。另外,课程设置矛盾造成学生不能正常参与游泳选修课,无奈之下只能被迫放弃。游泳课教学时间被其他课占用的情况屡见不鲜,文化课测试取缔了本该进行游泳教学的时间,加之教师看待游泳课也是可有可无的态度,所以游泳课的边缘化发展更为严重。
        ?二、改革创新游泳课教学方法和模式
        (一)制定游泳教学目标
        在普通高中开设游泳课程,首先通过对高中生开展游泳教学,来丰富学生对游泳相关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让高中生能够初步熟悉水性,能够掌握蛙泳的基本技能,能够经过系统的训练促使学生的蛙泳技能得以巩固和提升,并在游泳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其次在通过游泳教学巩固学生对于蛙泳这一基本游泳技能的掌握程度的前提下,传授给学生爬泳的新技能,并让学生能够掌握在水中出发、转身的技能,掌握在水中进行自救、互救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水中生存技能。
        (二)教学信息化
        体育运动锻炼尽管始终都是突出实战的价值和意义,若将信息技术的合理科学应用,往往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游泳运动,需要游泳者转换在陆上所形成的一些感觉,通过摄影技术会让那些游泳健将在水中的动作清晰记录下来,这便是良好的教学素材,三维动画技术便可让影像资料更为直观化,画面的震撼感和刺激性充裕,在高中游泳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方式来演示游泳技巧和理论知识,学生便可快速参透其奥义,让高中学生更容易吃透知识点,对相应的游泳高难度动作予以分解,让学生全面掌握。


        (三)提升训练的趣味性,减少训练压力
        与中老年人不同,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快速发展的极端,骨骼、肌肉发育十分迅速,因此在青少年阶段,其关节的柔韧性是十分优异的。同时,由于青少年的心脏功能和肺功能普遍明显由于中老年人,因此其心肺功能的控制能力较强,能够有效促进青少年的血液循环。正是因为青少年的身体情况具有如上的诸多特殊性,因此教练员在指导其进行训练时,需要十分注重训练内容。在开展青少年的游泳训练时,需要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实际情况,对于训练的内容进行适度的调整,增加训练的多样性和趣味性,秉持着游泳训练灵活性的原则,充分调动青少年的训练兴趣,实现在游泳训练中青少年身体协调能力和身体柔韧能力的提升。另外,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游泳基础的学生,教练员在进行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需要适度的对其训练负荷进行增减调节,从而实现青少年综合运动能力的提升。
        (四)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问题能够引起学生们对所学泳姿的更深层次思考,思考才会产生求知欲,而求知欲是学生们练习的第一动力以及最好的老师。问题能够使学生们开拓思维,增加对课堂所学内容了解深度,进而强化学生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水平。提出问题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做法。可以说,设置问题是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互动的纽带,也是教学过程高效的重要元素。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置,如何设置一个好的问题,是每个老师都必须潜心研究的关键一课。如何实现“用问题辅助教学,用问题促进思考,用问题引导学习”,好的问题是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例如,学习游泳时应当先练习憋气还是先练习腿部动作,游泳圈和游泳板哪一个更好等,通过设定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们学习、探索的欲望,推动学生开展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再认为体育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进而也保障了游泳课的顺利开展。
        (五)动态化考核模式
        高中游泳教学中,教学考核一般采用的是期末考核的方式,以学生技能水平的总结考核模式判定学生课程学习的质量。在教学模式创新理念中,教学考核的模式以动态化考核为主,能够形成对学生的全面考核,摆脱了传统的期末考核形式,给学生更多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考核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日常的学习状态与进步水平,不以学生基础标准的不同判断学生的成绩优劣,这种考核模式下更有利于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形成更高的学习质量。
        结语:游泳是高中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备着积极推动作用。高中游泳教学现在急需进行内容、方法、模式上的教学整改,要以多样化手段去提升整体游泳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轻松的游泳教学氛围,继而促进师生共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跃.高中游泳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7(17):155-156
        [2]李飞飞.高校游泳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7):240
        [3]段瑞林.试论游泳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游泳技能[J].农家参谋.2020(10):2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