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学校建设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智慧校园建设成为学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智慧校园的建设使学校管理走向多元化、智能化,用现代智能化的技术和工具促进学校管理方式的改革,为学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生活质量。在智慧校园的背景下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智慧校园;教学方法;研究
引言: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开始进行“智慧校园”的建设,促进了传统智慧校园概念的发展。而在智慧校园背景下应如何进行教育教学就是本文要讨论的。
1智慧校园建设背景
美国在20世纪末就提出信息化教学模式,并逐渐研发了网上教育资源,其中大量图书资料、论文集与教学资料被数字化,并基本为学校师生用户实现免费应用。教师可以将自已制作的课件内容上传到网上,师生可以在网上很方便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各类信息,在教学信息化发展中逐步形成智慧化校园的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主要演进过程是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化校园”的转变。起步阶段,主要关注在关键技术以及电算化的普及上;第二阶段是信息化建设,此阶段是数字化校园的普及、信息系统的建立与数据的积累阶段;最后便是智慧校园的建设,并在云平台、大数据平台等数据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流程的再造。我国将教育信息化纳入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体系中,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面覆盖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学服务体系,并达到促进教学方式与理念的革新与现代化转变。但通过总结以及重新审视数字校园建设效用,我们发现数字化校园还未达到校园信息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数字化校园仍然是被动缓慢的,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相对独立性、对接交融方面存在疏漏、大数据共享互通机制没有形成格局等。因此,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智慧校园将解决数字化发展所需的数据计算、资源共享、互通机制、网络储备以及安全服务等发展需求。归根结底,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下,将一系列云技术、大数据等高效能的信息储备技术运用到智慧校园建设,已成必然。
2智慧校园的内涵及特征
智慧校园的建设理念是“以管理为支柱,以服务为核心”,以形成信息.交互、科学决策、缜密逻辑、智能感知等。有学者认为,智能校园的核心特征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尽可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服务平台,并制定配套服务;二是进一步实现校园网的互联与合作;三是利用智能传感环境,让学校与外界形成互动传感界面。也有学者认为,智慧校园是将人、社会、资源、技术设备进行信息化有机整合的一种独特校园系统,并通过信息交流手段提供双向交流平台,以便构建更智能的校园,应该整合更多新技术,以有效突出应用和服务。
2.1智能化教学的实况特征
学习需要鲜活的教学手段,当我们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授课,或观看教师的授课转播实况时,更应有亲切感。
2.2优化智能学习轨迹特征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教学评价方式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智慧化校园评价体系的发展,进行智能化规划、智能化整合、智能化评价,体现智能科学的智能化教学特征。
2.3智能化学习空间特征
智能化校园真正意义上构建起了开放多维度的学习科研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且支持更多模式跨空间的学习资源与科研环境。?
3智慧校园教学改革探索
3.1云技术下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智慧校园中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不断革新,如今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建设中,借助云技术设计理念来完成管理系统。在今后的智慧校园建设中,云技术不容小觑,在开发新领域、获取新知识方面有重要作用,在利用资源共享与原创技术方面为师生提供云平台,使师生能够体验高速的海量信息储备,为每一位师生提供虚拟实验室的同时,起到统一维护建设的作用,实现网站群一站式服务模式。
3.2升级校园网络核心设备
扩容并升级校园无线网络,提高网络在校园中的高质量覆盖率,实现校园、教学与生活的整合,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在有线网络方面,校园网的流量分布不均,在一天之中流量差异较大,所以扩容并升级是解决网络拥塞的办法。智能化流量分析,可对一段时间内的流量进行预判,对流量进行智能分析与流量监控等,化解拥塞时刻出现宽带网络卡顿现象。在无线网络方面,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设备用来满足教师与学生在不同场景对网络设备的需求,在图书馆、宿舍等人员密集区域应安装AP设备,以提高网络覆盖率与运行速度,并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接入高密度、运行稳定等高性能网络服务。智慧校园网络服务的创新和发展主要体现在智能终端识别与物联网建设上。
3.3数据中心的建设
首先是云技术模型选择。云技术按常规分类可以划分为两类:按服务层.次划分、按云的归属划分(公有云模式、私有云模式、混合云模式)。云技术的基础层是IAAS(软件即服务),其核心是用户通过网络进入云技术端口,进而申请IT基础资源,用户进而通过平台建立自己的应用。基于用户需要PAAS(平台即服务),是在基础计算功能上,利用平台环境开发自己的应用,中间无须单独部署,进而减少成本与资源。其次是云应用。云技术代表着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的全新建设模式与管理模式,云技术改变了原有IT技术的基本框架,它使智慧校园建设过程简化、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弹性扩展。
3.4运维管理的建设
在智慧校园构架完成规划与建设后,其中各个功能或技术,如大数据、云技术、虚拟化等给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功能,但变相使得IT架构复杂化,对于维护或保障体系,就需要进行全面升级。智慧校园运维包含其所需要运行的设备维护、线路管理与软件系统配置优化等,并在运行过程中进行全方位智能化监管故障处理、用户权限管理与安全评估。运行设备和软件系统配置是根据系统上线运行配置扩充并兼容的,其中尽可能包含完整的软硬件参数设定,并保证能够高效运行在智慧校园体系中。
结束语:教育信息化进程从起步到发展与运用最终到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并不断超越的过程,当前,智慧校园的建设是基于云技术、物联网终端、大数据等载体,为在校师生提供科技服务的新载体。未来智慧校园将逐步替代数字校园,并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流,引领智慧时代的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
[1]周南平,王海勇.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智慧校园顶层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05:70-72.
[2]谢幼如,黎佳,邱艺,黄瑜玲.教育信息化2.0时代智慧校园建设与研究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9,05:63-69.
[3]李娟.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通讯世界,2019,2605:107-108.
基金:长沙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大数据背景下的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