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优化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罗必通
[导读] 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课堂的融合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新要求
        摘要: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课堂的融合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新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教师可通过现代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对信息技术优化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引言
        由于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并未正确认识到生物实验活动的重要意义,也难以有效发挥生物实验教育的功能性作用。因此,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部分问题亟待完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当前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实验内容。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却并未从思想上彻底扭转教学的重点,还仍然放在基础知识讲解上,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生物实验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一、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从本质上看,生物学为理科,其知识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严谨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诸多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生物学知识,而应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此外生物实验教学本身就是严谨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和研究方式,通过此种实践方式获得的知识能够更加精准和科学,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生物实验,就可以让学生在生物实验中提升自身核心素养,让学生累积更多知识,加强学生对自然和科学的敬畏,加深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提高初中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学会不离手不离眼的教学方法。离手指的是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不离眼指的是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
        当注意观察学生实验操作的整个过程。这样不仅有于帮助教师及时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及时指出,而且也有利于确保学生独立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注重生物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满足新课改对初中生物教学的要求。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以教师为主导,缺乏学生的参与
        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生物教师依然高举考试的教学大棒,将课堂教学集中到考试知识点的讲解,并未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体验没有足够的重视,忽略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教学引导。同时,初中生物课堂依然围绕着教师开展,没有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路、合作交流的时间和平台,导致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参与感,导致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二)教学效率过低
        目前,很多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观念过度导致教学效率过低,从而严重影响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多初中生物实验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但是如果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会主逐步发现每次探究的任务基本相似,慢慢地就会失去实验探究的兴趣,所以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降低,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物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信息技术优化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生物实验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生物科学的魅力。

通过提高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做生物实验的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虚拟化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记忆生物知识、提高生物学习水平。
        (二)借助信息技术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
        生物教学中要更好的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需要开展探究性实验,让学生真实的参加到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情境中,根据教师提供的引导,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总结新问题……一步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探究水平。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这节课,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们设计一个问题情境:有较多虫口的菜叶一定不含农药吗?根据教师的问题,学生们预测几种可能性:其一,菜叶上确实不含农药;其二,农药附着于表面,虫子吃完之后,农户才喷洒的农药;其三,农药渗透入菜叶,但是对虫子不具备杀伤力,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分析。
        (三)巧用信息技术再现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初中生物课堂,生物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讲解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等生物基础知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发掘生物原理和规律,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初中生物探究实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借助培养基来培养细菌和真菌,需要花费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虚拟实验室”中完成探究和实验,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来展现实验场景,重点展现菌落的形成,展现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在实验中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虚拟实验室”中演练实验步骤,真正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方案设计和实践操作,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引入电子实验开拓学生眼界简化实验步骤
        在初中生物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课本上提到的这些必须要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还有很多实验虽然没对学生做硬性要求,但是让学生们多了解下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更能激发他们心底对生物学习的热情,这类实验不需要在实验室完成,教师可以通过电子实验的模式,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让学生们做下了解。如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这个教师就可以通过电子画面的形式,为学生展现从一棵小树苗,如何步步生长,长成参天大树,同时向光侧和背光侧在枝叶浓密性、枝干走向等方面的差别,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生物的基本特征--应激性。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生物课堂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生物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学的课堂质量,促进了学生全方位发展。总而言之,我国社会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要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活动的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祥树.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79-280.
[2]陈志荣.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生物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8):138.
[3]顾源媛.信息技术优化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02):80-83.
[4]张国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162.
[5]赵芳.初中生物实验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6,33(04):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