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高权昌
[导读]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这也对人们的信息鉴别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阅读经验较少,因此,帮助学生从大量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整本书阅读是指学生完整阅读一本书,而不是挑取某一段落或章节阅读,这种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整本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基础的阶段,也是学生培养正确三观和养成良好习惯的阶段,语文是各科的基础,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语文阅读在语文中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语文综合能力培养中起着重大作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提高,在教学中教师也对其越来越重视,在整本书阅读中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阅读,多思考,使学生能够在思维中上升一个层次。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
虽然说老师和学生都已经逐渐认识到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但在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也就是说,有很多老师和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老师和学生对整本书阅读概念的认识不透彻。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整本书阅读的导向已经存在,但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标识出来,这就会导致老师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存在偏差,很多老师会认为整本书阅读就是课外阅读;其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并没有落实到实处,很多学校虽然一直在提倡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但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语文考试通常只会考察单篇文章,而且整本书阅读会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很多学生会很难坚持下去。所以说,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是每个老师都应该致力于改变的。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阅读中更不能够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在阅读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所阅读的内容充满好奇,能够主动地进行阅读,不同年级的学生应选择合适的阅读对象。首先,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年龄为标准,对于高年级学生应推荐适合的书籍,多以经典为主,比如经典的小说与儿童作品等,并在班级中统计每位学生的不同喜好,为学生选取感兴趣的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引导,从教学的经典片段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草船借箭》出自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景阳冈》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等,这些都是在语文教材中教师激发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材料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起来,在进行片段的精彩讲解中充分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就要根据年龄的不同,进行儿童性的阅读。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还不够敏捷,对于人和事物不能够充分地理解,如果再进行经典性的阅读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应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自身特点选读适合的书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绘本的阅读,在绘本中有着精彩的画面以及富有童趣的故事,在那些生动的画面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设置专门课程,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正确指导
在学校中虽然都提倡整本书阅读,但并没有进行实际行动的实施,许多学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程,而是让学生进行没有目的的阅读,有的教师也会因为学生考试升学将阅读课取消,所以,学校对于整本书阅读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学生的阅读效率也不会高。提倡学校为学生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程,制定教学的目标,以及合理科学的课程规划,让学生在长期的坚持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如此,在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程之后教师也应当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进行正确的指导,对于像课本以及卷子中的短片阅读,教师可以进行细致的指导,将每一句每一段的手法运用都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整篇阅读都有通透的理解,而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这种方法并不适用,整本书的阅读量大,进行每一句每一段的细致讲解没有必要,所以教师的正确指导很关键。
例如,在教师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可以向学生传授阅读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完成阅读。告诉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句子,像那些容易理解又没有运用什么手法的句子不必深入研究,只需要一带而过就可以,相反,对于那些既经典又精彩的片段学生就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在书中进行标记,并将自己思考的想法记下笔记,阅读结束后用书签将读到的地方进行标明,使下次阅读能够继续。
(三)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讨论
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有认真的进行阅读,对所阅读的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学生要知道自己都阅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收获,并可以和学生教师一起讨论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当学生阅读完整本书之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里面的人物进行个性探索,深入地了解作者用这些人物想要表达什么情感,同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其大胆地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发表见解与意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更多地去聆听学生内心的想法。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要极力改变如今的教学现状,让学生可以有效的进行整本书阅读,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意识,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黎明,辛红.小学教师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
[2] 林永红.快乐读书吧———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
[3] 钱荃,周姮.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综述[J].教学与管理,2017(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