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用“心”转化学困生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曾远娴
[导读] 所谓学困生,指的是思想觉悟后进,学习后进,或者是思想觉悟和学习后进的学生
        所谓学困生,指的是思想觉悟后进,学习后进,或者是思想觉悟和学习后进的学生。一说起学困生,许多老师深有感触,也颇感头痛。面对正在成长的新一代,有些教师开始感到自己的教育显得苍白无力,与学生的沟通越来越困难,很难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很明显,中国多年来的教育观念“严师出高徒”,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其实,要想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培养其良好的素质,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认为,学困生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后进,要转化他们,就得用“心”。下面我就谈谈我多年来转化学困生的一点体会。
        一、转化学困生,要有爱心
        师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只有爱心才能唤醒童心、滋润童心。作为教师,更应该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苏联教育家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爱是一种热情,爱是情感上的“投资”,是师生之间的纽带,是打开学生的心扉,使之乐意接受教育的金钥匙。特别是那些后进生和学习困难生,他们更需要师爱。后进生不是天生的,他们中有的是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的是父母离异,不正常的家庭教育造成的;有的是身心发展中各种消极因素恶性膨胀的结果。如,日常生活中,我从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在学习上热情地给予指导,遇到困难时给予真诚的帮助,有了点滴进步及时鼓励,犯了错误进行耐心地教育等,使他们时时感到老师的爱护与关心,逐步改正错误和缺点。
        二、转化学困生,要有责任心
        在做好班主任的前提下,除了要有爱心之外,我们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责任心即自觉地把份内应做的事做好。班主任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责任心体现在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两个方面。因此,教师在转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时,应该想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或者个别辅导,或者启发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或者跟科任教师密切配合……来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业水平。这样,教师对思想觉悟低的学生的转化才有打开局面的可能。
        记得曾教过一个名叫叶秋霞的学生,她学习成绩差,纪律松散,经常迟到。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责骂她,而是经常接近她,如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他。为了接近她,课间我常主动和她一起玩,一起谈心。慢慢地,她什么事都肯跟我说了。这时,我对他提出一点简单的要求,我说:“秋霞,你明天能不迟到吗?”她说:“能。”第二天她真的不迟到了。接着,我在班上表扬她,她感到非常高兴。继而,我又说:“你能坚持一周不迟到吗?”她又说“能。”他以后真的也不迟到了。她虽纪律好了,但学习基础还差。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但竭尽全力地辅导他,而且发动其他优秀的同学帮助他,同时,还安排学习委员与他同桌,促使他认真学习。由此可见,如果没有责任心,对学困生采取时热时冷的态度,或者一切顺其自然的想法都是无法奏效的。
        三、转化学困生,需要细心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学困生的缺点和错误是明显的、外露的,他们的优点和积极因素往往少而甚微,又往往被他们的缺点所遮掩,让人难以觉察和不足为奇。因此,转化学困生关键就是要细心,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第一、要细心地了解学困生,掌握并分析其后进的原因,分清其类型,看看到底是“学习后进生”、“思想觉悟后进生”,还是“学习、思想觉悟双方面学困生”。从而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第二、要细心寻求学困生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实现后进生“旧我”向“新我”的转变。比如:在改作业的过程中,对于学困生,我经常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上批语:有进步,比上次有进步;书写很清楚、认真、工整;如果再认真审清题就更好了;思路正确,如果再能答全面一点就更好了等等。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每次这些学困生看到自己的作业本,他们的脸上都会露出少见的笑容,在后面的学习中变得更认真。                                                                                                      
        第三、要细心把握学困生转化的时机。矛盾的转化总是有一定的时机,学困生的转化也是如此。为此,教师要细心观察学困生,通过其思想状态、行为表现的体现,见微知著,由此及彼,准确、灵活地把握住后进生转化的时机,加以教育和引导,这样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的秋霞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作业拖拉、爱撒谎、不团结同学……针对这种情况,我多次真诚与他交谈,用她易接受的方式,帮她认识什么是对错以及对错的原因。通过这样的引导,她觉得老师的话可听、可信,慢慢地也就入脑入心了。
        四、转化学困生,需要耐心
        转化学困生,一定要有耐心。耐心是一种爱的表现,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保障。作为班主任,应该有足够的耐心面对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更应该用宽容的耐心来教育他们。记得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叫刘子杨,他上课不爱听讲,总爱喜欢过座位,或是发呆走神,在教师的批评之后,也只能安静地认真听讲几分钟,又走来走去,平时喜欢打架、煽动其他同学闹事,与老师对着干,成绩也不理想。我找他多次谈话,终于,我了解到他自己也想上好课,可是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上课搞小动作的老毛病,因为这,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讥笑,自己也感到难受,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又不断地与同学打架,因此又要挨批评。
        我想,每个孩子都是一个花蕾,终将能盛放生命的精彩!因为他们都有积极进取的上进心,都希望得到肯定和表扬!因此对他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渐进,慢慢来。于是,我保持冷静的头脑,与他促膝长谈,对他作正面引导工作。每个课间我都来到他的身边询问上节课的情况,我还发动几个开朗热心的同学与他交朋友,从关心的角度,不厌其烦地对他进行教育疏导,以鼓励、表扬为主,终于帮助他把“好动”的毛病改掉了,成绩也有很大的进步。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我们把爱洒满校园,就能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做得更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