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植海星
[导读] 班级管理是小学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班主任是重要的引导者
        摘要:班级管理是小学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班主任是重要的引导者,在这个过程中其不但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督促,还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和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关联。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加强对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研究,本文提出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希望更好地促进班级管理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班主任  班级管理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由于小学生在这个年龄层次上认知水平较低,规则意识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差,其学习生活以及与同学之间的交际等都需要班主任悉心参与,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班主任的依赖较多,使得班主任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正是由于小学生还没有完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中对学生的可塑性较强,班主任应该正确做好学生的德育智育的教育工作,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我国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
        由于信息化社会,现代化设备已然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过早的“成熟”,呈现严重的社会化,但是由于其缺少正确的引导和判断力,造成严重的不良行为,像:校园暴力、拉帮结派、攀比之风严重等等,同时,由于小学班主任不但要监管小学生的学习任务,还要监管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而中国长久以来的教育模式,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评判标准往往以成绩为准则,且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更本无暇抽出过多的时间用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上,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要根据现状采取有效的班级管理措施,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正确引导其健康快乐成长。
二、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学生存在感不强
        由于一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加之小学生自身缺乏自律性、自觉性和基本的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中大小事务都由班主任亲力亲为。一方面,由于班主任不仅需要面对、处理每天班级内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仍要兼顾教学,长此以往,其身体和精神上都将受到较大的负担和压力,久而久之,则会影响其日常的工作效率和职业幸福感;另一方面,这也使得学生丧失在班级活动中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的班集体,也就不可能形成高效运转的班级管理机制。
(2)民主程度较低
        在中国,小学的班级学生数一般在30至50人之间,人数较多。由于班主任自身精力有限,需适当地减轻工作负担,以及锻炼、培养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班主任通常会赋予班干部一部分权力,从而协助其进行日常的班级管理。但是,有利也有弊,由于班干部年龄较小,自我意识较强和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致使他们不懂得如何有效协调、处理好班级学生之间的关系和问题,甚至无可避免地使学生之间产生矛盾,形成对立派别,最终破坏了单纯、友好的学习氛围。还有,在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问题时,班主任有时会过于感性地偏信班干部单方面的说辞,导致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理问题,也不利于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
三、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1)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级作为班主任工作开展的主要场所,最重要的就是要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的氛围。

这样可以最大化的促进各种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其中首要的就是要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于小学生的规则意识较差,在现有的小学生行为守则等规则的基础之上,班主任要针对班集体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班级规范管理,制定班级制度时要具有灵活性,其中的内容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其懂礼貌、讲卫生、能吃苦。其次,班主任要多开展各种班级活动,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接触,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活跃班级的氛围,让学生具有集体荣誉感。在各种活动中,由于小学生具有善于模仿的天性,班主任可以身体力行的为学生做好相应的榜样,以此来规范学生的各种行为。例如,班主任在要求学生上课不准迟到时就应该保证自己不迟到,真正的将言传身教落实到实处。
(2)适当表扬和批评
        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小,事儿多,一上课就“告状”。当老师的又不能不公平处理,这样耽误的时间太多,而且学生因为受批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自己的过失上,情绪受影响,低落的情绪体验使智力活动水平明显下降,课堂吸收效率变低。针对这一情况,我的处理办法是:要求学生紧急事上课可以说,不紧急的话下课“告状”,课上带着好的情绪听课。这样,课前的小矛盾、小问题没有谁会记到一节课以后,课堂的利用率提高了。说到表扬,那就要及时、准确。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节课间我都会用优化大师给课前认真准备的,坐得端认真听讲的和积极发言的孩子加分。如果上课铃响了,教室里还乱哄哄的,这是我还会大声表扬一个坐得最端正的学生:“瞧,董浩已做好了上课的准备,大家都要学习他呀!”教室里一下子安静许多。现在,多种方法结合评价不管是纪律方面还是卫生学习方面,都与开学初比有较大的改观。
(3)明确管理目标
        班级管理就是为了让班级建设得更好,而每个班级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学生的具体情况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此,班主任需要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好地结合。若是将目标定得过高的话,学生难以完成,则会使其产生消极地心理体验;若是目标过低的话,任务没有挑战性,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师应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来执行班级管理的目标。
(4)树立榜样作用
        班级管理需要明确的标准,由于小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规范和相关的制度规定往往难以形象地理解,这样就使得班级管理的效果受到很大影响。而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得到表扬的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没有得到奖励的学生也可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鉴于此,班主任应该树立优秀学生榜样,这样就能更好地供学生学习模仿,使其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地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养成良好的班级风气。
        如果把学生比作小树我希望学生成长于原野上,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能长多高就长多高;如果把学生比作雏鹰,我希望学生是原野上的雏鹰,能飞多高就飞多高。作为班主任,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施肥者,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给他们带来阳光和雨露。
参考文献:
        [1]张淼娣.略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J].考试周刊,2011(15).
  [2]覃建玲.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班级管理[J].教育研究,2013,(9).
  [3]王红燕,王滨.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浅探[J].新课程学习,2014(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