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动的“休止符”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栗凤影
[导读] 师生交流的途径有很多:动作、语言、眼神、乃至心
        师生交流的途径有很多:动作、语言、眼神、乃至心灵。从教多年,在我的音乐课堂上,第一次让我感受到心与心的呼应,眼神与眼神之间的碰撞,是我和孩子最好的沟通与表达,在这其中有太多的故事,其中的一件让我深深铭记。
        那是在一年二班那节课音乐上——《数鸭子》,《数鸭子》这首歌曲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休止符,为了解决节奏问题,我设计了两个小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歌词接龙,我用歌词的基本节奏说了一句话: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同学们感到非常有趣,纷纷模仿,我趁机让学生模仿这个节奏试着接下边的歌词,孩子都很踊跃的发言,一直以来,这个班的齐予涵同学从不参加任何音乐活动,她就像音乐中的休止符一样,到她那就空下了,这个时候忽然有了这样一个想法,何不把她编入我们节奏中,让她真正参与音乐活动中,不再当那个所谓音乐课上的“休止符”呢?
        我宣布下一个活动是打节奏,分组进行,每组成员都按不同的乐句分配节奏,我看见齐予涵也受到感染,认真的听着同学的发言,小手好几次想要举起,却还是放下了。

这时,我和她的目光又一次对视了,我没有“目光提醒”,而是投给她一个鼓励的眼神,教室里又一次热闹起来,大家都在练习分配歌词节奏,谁做休止符等等,都想上来表演。几个孩子表演完了以后,我再一次发现了齐予涵矛盾的眼神,我知道她在想什么,这一次,我微笑着点了点头。她走到了最后,用稍显笨拙的动作进行了表演,冲当那句歌词后边的休止符,看见她的变化,我心里特别高兴,为了保护好她脆弱的自信,我马上对同学们说:“齐予涵很少到前面来表演,我都没有想到她做的这么好,我们大家给她一点掌声!”她用感激的目光望着我,小脸红扑扑的,满是兴奋的表情。这种眼神,就像魔法一样始终贯穿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到,当一名教师是多么美好啊,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关注,在孩子眼中,是多么重要!第一次发现,我和学生的心,挨的这么近。
        这节课我和孩子们“玩”的特别痛快,我一直关注着齐予涵,看见她沉浸在音乐中,喜不自胜的眼神里充满期待和满足,散发着自信的光芒。
        老师的一个眼神,也许能改变孩子一生!如果我没有关注到这个孩子的眼神,没有在他们迷茫、胆怯的时候给予一个肯定的目光,我永远也不能和她走的更近!教育,是心灵的感应;音乐,更需要心灵的共鸣。我将继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眼神,与他们进行眼神到心灵的碰撞!让那些没有自信的孩子真正成为音乐课上跳动的音符,而不是休止符,让那些没有自信的孩子都成为跃动的“休止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