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志娟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大力推进艺术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大力推进艺术教育,美术作为传统艺术学科,多年来一直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而同时,创新是美术作品创作的源泉,是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培养创新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如何激发下一代美术工作者的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成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能力,教育改革
        小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同时也处于想象力丰富,创新能力较强的时期,这表明小学生的创新发展潜力很大,亟待挖掘,而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成了教育工作者的燃眉之急。教师的角色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引路人,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尤其是美术这种艺术学科更是如此,教师不能够束缚孩子的创作天性,要把孩子对于美术创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自己参与到美术创作中去,才能够让学生们养成创新意识,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孩子的创新能力。
一、当今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全国各学校在别的学科课时紧张时,随意地占用压榨学生们仅有的美术教育课,学生并没有学习到足够的美术知识,更谈何在美术创作中保持创新?所以,国家为整治此现象,制定了新课程改革的计划,旨在革除学校之间长期不重视艺术科目的弊端。各学校要深入贯彻国家的新课改计划,把该属于孩子们的美术课还给孩子,让他们有机会在美术课上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天性。与此同时,在很多学校中老师把美术课当成传统的文化课来讲,一概地照本宣科,敷衍了事。将以往的美术成果灌输给同学,这样并没有开发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对于提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毫无帮助。所以,老师要探索学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鼎故革新,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给孩子们留下创作和想象的空间,为孩子创造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作氛围,让孩子们愿意去创作,自由地去创作。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具体手段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
        在传统的课堂模式种,老师大都是照本宣科,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孩子,这不应该是艺术学科学习的方法,这样做只会让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抵触。教师应该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孩子,自己只充当“导演”的角色[1]。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重点要放在培养孩子对于美术创作的兴趣上,利用小学生对于世界万事万物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地去了解、观察世界,由此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灵感,而教师只需要在学生有了创作灵感以后,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同时,也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能够制定适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方案,引导学生走上美术创作的康庄大道。
2、及时向学生反馈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尚未发展成熟,内心还十分脆弱[2]。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长处,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进行适当的激励。大多数小学生都比较羞涩,害怕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变现自己。这时候,老师就要多多给予鼓励,让孩子树立艺术创作的信心,这不仅有助于每个同学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对每个孩子以后的人生发展都大有裨益。而要想实现此目标,具体的行动措施就是多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做孩子们的贴心人,多给孩子们创作的机会,当有的孩子创作出来的作品不是尽如人意,也要找出作品中的闪光点,让孩子重拾信心,这样他们就愿意自己动笔,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3、开拓学生的视野,积累创作素材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灵活的课堂形式,例如可以采用野外课的形式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开拓视野、积累创作素材。可以带学生出去写生,近距离地和大自然接触,获得艺术创作的一手信息,让给学生在大自然中观察和探索,只有孩子们领略过大自然的美才能够描绘出大自然的美。同时在写生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安全问题,不能让孩子在野外放飞自我,一味地贪玩而使自己陷于危险之中。所以,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互助小组,每小组设领队,让同学们互相监督,同时为每个小组安排具体的任务,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在身,就会更加有针对性地区观察学习。
4、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让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是要让学生具备发现美的能力,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地审美能力。小学生正处于不成熟阶段,老师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多为孩子展示一些美术作品,让学生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多方面地涉猎,这样能够从两个维度为学生提供创作素材,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事业,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在心中形成对于美的理解。
结语:小学生正处于对于世界的认知不断发展的阶段,有意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有助于孩子美术水平的提高,智力的发展,同时,对于学生在以后问题的解决中能够跳出传统认知的束缚,为问题的解决开辟出新的解决方案,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1]刘英. 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途径[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06-207.
[2]李雨珊.发散性思维与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的研究.沈阳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