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生力
[导读] 音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情感的表达
        [摘要]音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情感的表达。初中阶段,我国各个学校都开设乐音乐课,初中生可将内心想法通过音乐体现出来,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内在修养。不过,各个中学对音乐课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学生兴趣,因此,本文对该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希望音乐课堂能够改善,重焕学生兴趣。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引言
        相比而言,音乐是初中学科中最有意思的学科,音乐跟理论性的数学等学科不同,只注重成绩,音乐这门课程主要是愉悦身心的,能够缓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一些压力,且熏陶学生情操。不过,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多数学校都不在意音乐这一课程,导致学生对音乐的意义也认识不清,参与缺乏积极性。下文就激发兴趣展开具体说明。
1初中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
        在初中课程教学中,涉及多门学科。其中,音乐这一课程很明显被学校、老师忽略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音乐没有考试、成绩等约束。从表面来看,开展音乐教学会占用学生学习必考科目的一定时间,但是从实际而隐含,学习音乐对于学习文科类的知识又有一定帮助。初中生在众多学科的学习下,有一定的压力和紧张感,而开展音乐课程,正好可以缓解这一情况,同时让同学们感受到课堂的活跃氛围。在相对放松的情况下,往往会提升学习动力。并且,学习音乐,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作用,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思维会更加灵敏。除此之外,音乐在个人精神方面也有明显作用,音乐可净化心灵,提升精神深度。总而言之,开展音乐课程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愉悦的环境下,放松心情,提升学习动力,从而学到更多不同的知识。至于对学生音乐兴致的培养,需要老师多下功夫,以正确认知、良好态度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音乐课堂效率,提升效果。
2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对策
        2.1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轻松环境   
        音乐这一课程,本身含有一定的魅力,吸引人的精神深处。通过耳朵、嘴巴等感官传递出优美的旋律,让身与心都倍感愉悦。在音乐学习中,学生通过唱出歌词,以发音也能适当的缓和心情,对于因作业多、压力大的而造成的郁闷心情都一定改善。尤其是当前,应试教育对学校、老师、家长还存留一丝影响的情况下,需要有一门专业的课程来维持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老师们要积极展开思索,以合理合适的方法开展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兴致。最基本的,首先要保证音乐课堂充分愉悦性,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才有一定的兴趣融入到音乐课堂中。比如,老师可以设计游戏缓解来带动课堂气氛,如:猜某首歌的歌名以及演唱者,具体环节如下:选取积极性高的、愿意主动上台演唱歌曲的同学,演唱教材中的某一段曲调,然后让学生们进行抢答,并设立相应的小奖励。或者,老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歌曲,只播前奏,然后让学生们猜测作者、歌名。另外,也可以让学生们自主发言,对于课堂中所学到知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便于老师改进不足。

其中以上笔者所述方法,学生占据了主导性,一定程度上激发来兴致,并且在相对轻松的课堂中,学生对逐步喜欢上音乐这一课程。
        2.2开展课堂互动,加强音乐交流
        笔者根据调研发现,许多音乐老师在教学时,都会借助多媒体等设备播放音乐,之后老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学生没有自主性,没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长期以往,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都会改变,不仅厌烦音乐,而且在课上,即便老师鼓励跟唱,学生也不会付出实际行动。因此,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以学生想要学的歌曲、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不过,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同教学目标相符合,必须是对学生有利的内容和模式。并且,除了教材内容的学习,还可以拓宽课外内容。比如,在即将学习《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时,老师可让学生整理一些有关的资料,了解作者的经历,在课堂上,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讨论,之后剖析该作品所体现的情感,并且老师要加以适当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全面的知识,然后播放乐章,鼓励学生试唱,最后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记忆。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多,加强了音乐之间的交流,而且,学生的兴致提高,不仅掌握了歌舞,同时对作者也有一定了解。
        2.3借助网络创设音乐情境
        在信息技术发展下,网络教学成为当前的主流家欧俄方式。网络教学不受时间、空间约束,师生在需要的情况下,马上就能通过网络获得所需音乐资料。老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完全可以借助网络,以视频或是网络讨论的方式,通过视频、音像等展现歌曲,从而创设听与看相互结合的情境。在网络创设的情境下,改变了以往枯燥的学习,激起学生兴致的同时,也提升了其求知欲。比如,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就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剪辑相关的资料,组成片段展现给学生们,让其在悲伤的音乐氛围中,感受当时的情境,通过在黑纱、白花的渲染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通过此情境的创设,引起学生共鸣,从而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3结语  
        音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一定作用,在保证学生按时按量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修养,熏陶情操。不过,在这一基础下,必须要保证学生对音乐有良好的兴致,如此才能推进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因此,老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兴致,在兴致趋势下,一步步深入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欢,曹杨. 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调查[J]. 艺术研究,2018(04):188-189.
        [2]韩凡花. 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 戏剧之家,2019(01):207.
        [3]徐枫. 浅谈如何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才智,2019(16):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