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兰若风
[导读] 新的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启迪。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启迪。在这样大个改革背景之下,体育课堂的教学方法改革也在探索的过程中持续向前。本文主要通过对探究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特点和措施的研究,探讨如何更好的将其应用在中学体育的课堂教学上。
        关键字:探究法 中学 体育 教学 运用
在教学研究中,中学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领域对于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能够更好的协助老师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尤其是新版《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新的教学理念,也给课堂教学法的改革注入了更多新鲜的活力。探究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并加以实践应用的。
        一、探究法的定义和应用优势
探究法在实际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又被称为发现法、研究法。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新的知识理念或原理是,老师只列举出一些同类问题或事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谈论、经验或阅读、实验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自行发现和掌握这些新的知识理念或原理的方法。换而言之,探究法主要利用课堂为学生创立一个以学生自身为中心的知识和社会经验的交流环境,让学生在这一环境中通过竹筒的探究,来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被反复强调,探究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正好迎合了这一要求。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只是进行例如:跑步、跳远、跳高、投掷等简单项目的练习和测试,也开始逐渐接触和学习一些如:篮球、足球、拍球、羽毛球、太极拳等专业项目课程。在传统课堂教学法中,多以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学习的方法进行实际的授课教学。这样集中的课堂讲解,大大降低了体育课堂活跃的教学气氛,因此在教学效果上回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如果老师利用探究法,在课堂上通过列举一些实例,或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去思索、探究动作要领,这样的教学形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提高了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例如:在讲解篮球“灌篮”和“三步上篮”这两个动作时,老师可以列举学生熟悉的CBA或NBA经典实例,让学生通过场景带入进行自我探究和练习。然后老师提问学生二者在操作时的动作要领,动作之间的差异和优势等等,让学生更积极的对这两个动作在赛场上发挥的作用进行深入的思考。
        二、探究法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首先,以学习小组或小队的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和基本单位。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的体育专业知识、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之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这些大型体育活动的学习,让学生之间培养出团队合作的意识,促进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其次,小组合作特点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在小组或小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拥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和认为,这样就奠定了成员间合作和共同的荣誉基础;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学生会更积极主动的投入的课堂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小组内的每个成员也会更主动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小组成果共享,每个成员的参与不论多少都对成果具有影响意义,成员之间像话鼓励和分享经验能够有效提升全体成员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促进成员的合作能力提升。
最后,课堂主体数量减少,老师的评价更有实质内容。在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下,老师面对的学习主题不在是一个个独立的学生,而是一个个小组。每个小组在探究学习或合作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老师就可以根据这些实际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综合评价,而不是在面对全体学生时的概括总结,这样的教学评价更有利于学生水平的提升。
        三、探究法在中学体育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本着将探究法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运用,才能更好的探究期应用特点的原则。

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探究法进行了如下的尝试应用:
第一,学生间的探究理念交流。为了保证中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秧歌控制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和形式显得尤为必要。在确定了单节课时的教学任务量后,老师应该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对于教学任务的理解角度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因此为了让全部的学生能更有效的利用好课上的学习时间,老师应该借助探究法将学生根据实际学习能力情况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合适的小组学习氛围里,对课上学习的新知识内容进行交流学习。利用学生之间的语言,完成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回顾和总结。
第二,团队实践游戏竞赛。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当中,除了进行理论性的学习之外,在课堂上进行实践练习对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来说也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利用探究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济宁团队实践类的游戏竞赛,能够通过游戏这种较为活跃的课堂活动形式让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其中,也可以通过这种团队竞赛的模式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和好胜心理,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第三,学生主动设计教学任务或游戏形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探究法在课堂上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学生始终最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因此在课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教学任务的设置或游戏竞赛的设计。团队间先进行讨论,然后逐步总结和完善各个环节。在课上根据学生设计的不同方案进行实践对比,评比出优秀的活动方案。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主导当中,也可以给老师今后的教学设计提供很好的参考资料。
第四,多元教学评价。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更注重的是对知识、经验的教学和实际训练,每节课后的教学评价总是非常简短。在利用探究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特点,先有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上进行自我的剖析评价、团队间的评价等等,通过这些评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反思,也让老师认识到学生还有哪些环节较为薄弱。在课程结束前,老师在进行总结性的评价,从团队、到突出的学生个人表现都需要有所涉及。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在集体体育活动中的发展,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个性化发展。
        四、年级为单位的探究法应用对比
笔者利用所在高三年级中的两个班进行探究法的实验性教学。A班为实验班进行探究法教学,B班为对照班按照一般教学法进行教学。统一学习“羽毛球正手高远球”,以最后两班发球测试平均成绩为评判标准。
在实验班,笔者对40名学生采用影音事例教学,通过截取我国国手在各大赛事中的“羽毛球正手高远球”的视频,让学生进行分组的观摩与讨论,各组总结整理出相关的动作要点,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补充。完成理论学习后,学生代表对效果进行简要评价,然后进行分组的实践游戏对抗,由学生制定游戏规则,老师作为裁判为学生评分。在课程结束时,老师对学生们仍然不规范的地方进行总结指导,并对小组的合作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对照班,老师对39名学生进行常规的示范性讲解,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自由“羽毛球正手高球”练习。然后针对学生的训练弱点进行加强练习。
最后,分别在两个班内都进行“羽毛球正手高远球”的发球测试,每次发球1分,每人发球5次。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4.65,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为4.03.从数据就可以直观看出,使用探究法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五、总结
探究法是一种模拟性强、科学度高的教学模式。在体育课程中加以实际应用,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素养,帮助学生提升在课堂教学当中的主体作用。这样的模式下可以降低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差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老师们应该更认真的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和实践,让其在体育教学中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李鑫.基于诱导法的中学体育教学的具体实践及应用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第6期.
[2]叶波.“探究学习”在中学抑郁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年第4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