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核心素养”成了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它要求教师在文化传输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培养学生个体身心持续和谐发展的能力。因此,本文根据教学实际,对核心素养的意义做了深入的解析,并就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以及相应案例做了重点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能力构建
引言:就目前小学教学而言,传统教学内容单一,无法满足小学生实际发展需求,“核心素养”逐渐步入教师视野。然而,对于“核心素养”问题,教师虽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却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导致了语文教学与核心素养脱钩。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需要文化基础,还应积极探索核心素养理论下,如何培养和构建自身的教学能力。
一、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小学阶段,除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行;也要注重学生思维感知力、语言表达力与审美体验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在面对诱惑时,有自我管理能力;探索问题时,有自主探索能力;语文学习时,查资料、多阅读,感知课本以外的知识,培养思维感知力。
1、核心素养增强了学生的人文底蕴
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听、读、认、写,还要求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相关历史故事、名人典故、文化底蕴等,积累人文知识,构建完整的价值观。教师通过组织课外阅读,或者延伸课本以外的知识,增加学生人文知识的积淀,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的教导孩子幸福、善良、勇敢、坚强,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
2、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语文课堂,教师处理传授理论知识外,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也极为重要。教学中,核心素养有利于激发好奇心,让孩子体会文化知识以外的乐趣。
3、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自控性
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优秀的资本,尤其步入社会后,面对诱惑,学生具有自控性,可以有效的管理生活和学习,甄别善恶、真伪。核心素养能够培养学生自控性,管理自己情绪,构建健全的人格。
二、核心素养角度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构建策略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语文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语言应用能力、思维感知能力、审美体验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水平,也能让学生受益终身,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与人格魅力。
1、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语文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实施者,除了足够的知识底蕴外,还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素养。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文化素养,完成知识的讲授与传播;还要具备足够价值素养,小学生一般不具备完整的价值观,对美丑、善恶、真伪很难真正理解,此时,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其正确的选择。
比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活动,通过读故事、多媒体等教学活动,展示中华崛起史。
文章的整体讲述了周恩来年轻时经历过的一件事:他目睹了列强抢占我国土地、欺凌我国人民,感受“中华不振”的屈辱,并立志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师引导学生以“中华不振”为引导线,教师帮助小学生树立不怕困难、善良、勇敢的意识,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建设祖国的远大志向。
2、提升教师的语言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语言涵养,高质量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可以提高知识的传输效率,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学时,要求教师科学、准确、精炼、恰当好处的讲授知识点。依据教学实际,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既提出了问题,又给了学生一定的提示,还要留有思考的余地,从而帮助学生“吃透”教材。
比如《将相和》一课,这篇课文由三篇有趣的古代小故事组成,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读课文,通过自学,理清三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内部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给学生展示三个故事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自主阅读同时,掌握文中知识点,提升语文素养。
3、教师创新教学方式
对于识字、认字、阅读等枯燥的小学语文知识,很难激起小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教师必须实现教学的突破和创新。比如:寻找更加适宜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文化传输的基础上,找到小学生不熟悉的、不了解的语文内容,开拓眼界;针对某一知识点,拓展知识面,讲解书本以外的知识,激起他们的求知欲。“霸道式”的讲解,“填鸭式”的灌输,学生只会被动服从,教师只有实现真正的突破和创新,才能让学生形成和发展完整的核心素养。
比如:《珍珠鸟》教学时,教师可以在上一节课末,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通过阅读探究,完成相应的解答。大部分教室在教学时,往往在通读文章后,按照教学设计逐一讲授,学生没有自主思考的空间。而提前布置教学任务,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自主思考,深入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掌握核心内容。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体会了作者的情感,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这种教学方式的创新也是课改深化下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一种重要表现。
结束语
在当前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逐渐被小学语文教师重视起来,它既满足了新课改迫切的需求,也是推动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然而,对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构建,还处在探究阶段,教学中主要以提高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审美感知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成为了只会做题的“工具”。因此,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重点研究“核心素养”角度下,如何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构建独特的想象力、创新力,以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牛玉霞.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280.
[2]刘芳.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9):65+67.
[3]孙铭泽.探究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99-100.
[4]田琦.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1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