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架教学模式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龚春美
[导读] :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英语重要教学内容,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英语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方式。读写结合是学生语言输入与输出的结合,利于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利于学生提升语言输出能力。文章主要探讨支架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内容支架、语言支架、读后输出支架入手,以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支架教学模式;对策
        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依托理解性输入能提高语言学习效果,能提高语言输出水平。读写结合是学生语言输入与输出的结合,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协同效应,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努力使语言输出向语言输入看齐,在缩小输入输出差距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
        一、支架教学模式的内涵
        支架教学模式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概念框架,目的是为学生的进一步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先将复杂的知识进行分解,以小任务向学生展示,目的是通过层层递进的任务,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支架相当于建筑行业的脚手架,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平台,随着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支架会拓展或延伸,并通过新支架新任务进行学习点引导。高中英语的阅读与写作相关性最强,可以通过支架将二者进行连接,目的是促进学生在语言高效输入的基础上进行高质量的语言输出。
        二、支架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牛津英语模块1 Unit 3 Reading的Dying to be thin讲授的是周玲与艾米之间的三封信,艾米表示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要减肥,艾写信给周玲表达自己的想法后,并没有收到周玲的及时回信。过了一段时间,艾米又给周玲写了第二封信,她在集中告诉周玲,自己为了减肥,服药后患上了肝衰竭,但经过治疗后康复了。之后是周玲给艾米的回信,周玲在信中表示,自己因电脑故障,没有及时收到艾米的信,但是自己认同艾米“健康第一”的想法,并鼓励艾米要自信。下面以该文为例,通过多维支架的设立,以读促写。
        1.设计输入内容,搭建内容支架
        文本阅读过程中,文本内容是核心,无论是何种题材的文本,言之有物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内容支架,通过输入内容的设计,帮助学生拓宽阅读思路,以为知识输出做准备。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自己两张相片(一张是多年前稍胖一些的相片,一张是现在的稍瘦一些的相片)的展示,进行头脑风暴的课堂设计,并让学生用学习过的形容词进行填空“The first woman is_. The second woman is _.”通过课堂导入环节的内容支架的设计,学生能调用头脑中的形容词进行正确填空。其次,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在导入环节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并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如Who was dying to be thin?  How did the character lose weight?等,提升课堂参与程度。再次,细节阅读。在快速阅读阶段,通过问题学生能了解文本的大概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细节阅读引导,让学生掌握艾米减肥原因、减肥结果、自我认知,目的是为学生协作探究奠定基础。


        2.设计输入语言,搭建语言支架
        首先,词汇支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6人左右的小组,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如有负责查字典,并根据课后词汇表,选择题目;有负责摘抄文本中的例句,并进行题目整理;有根据小组探讨成果进行分享其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work out,figure,recover,be ashamed of等作为核心词汇及短语,并要求小组从教材文本中找出与上述词汇或短语相关的句子,并根据句子设计题目,之后进行展示成果的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小组间的分享,能丰富学习内容,能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其次,作业支架。翻译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交际意识和能力。该节内容的重点是定语从句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支架的设置,使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通过课文的回顾,夯实基础知识,并为后续的写作奠定基础。 通过作业支架的设置,学生能体验阅读语言输入和写作语言输出的密切联系,进而降低写作焦虑,最终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
        3.设计真实情景,搭建输出支架
        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内容支架和语言支架,在此基础上学生仍不能完成写作任务。为了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能高效完成写作任务,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支架的设置,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将新知识融入到知识体系中,以为写作奠定基础。
        首先,通过情景支架的创设,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图画、手势或问题等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在实际课堂设计时,教师可以通过填空题帮助学生激活背景知识。教师通过任务型填空题目,将阅读文本中的大概80%的生词进行涵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回忆,以保证学生的语言输出。其次,独立写作。理解性的输出和理解性的输入一样重要,只有理解性的输出,学生才能写出好文章。在输出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假设性问题,如:如果周玲的电脑未出现故障,在收到艾米的信后及时回复,那么后续情况会是怎样的?为了防止学生的写作跑偏,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写作框架,即先表明收到好友的减肥的消息,之后表达对好友减肥的看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文本中的材料及语境进行写作,以提高写作效率。通过假设性续写后,学生能通过对原文的仿写等形成与作者的互动,进而培养问题意识。最后,协作讨论。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第一段和第三段的写作框架,要求学生根据框架自行架构第三段内容。第一段和第三段框架支架能为学生的第三段写作提供有效支撑。
        总之,支架式读写结合教学,能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内容支架和语言支架,通过复杂任务的分解,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以为学生的语言高效输出奠定基础。在写作环节,教师通过框架支架的设定,对学生进行引导,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写作状态,在提高学生语言输出效率及速度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柳若彤.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支架构建个案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4):202-204.
[2]叶传敏.支架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20,20(8):167-174.
[3]王勇.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2020,(5):74-76.
[4]李娟.用支架理论指导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英语教师,2020,20(2):156-159.
[5]何爱进.基于支架理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探究[J].英语教师,2020,20(5):158-160,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