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生这一年龄段心理变化极为快速,如要小学语文老师在其教学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就能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性格,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状态,维持平稳的心理状态,有效保障小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本文就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入心理健康的教育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渗透策略
小学语文课本包含许多的优秀文化内容以及综合素养,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小学语文老师重视挖掘课本中同心理健康有关的素材,把心理健康与语文课相结合,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一、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
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长期下来就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现实状态,小学语文老师就要尽力把课堂教学营造得轻松愉悦,从而使他们课堂中放下压力,这样也改善了课堂教学氛围。语文老师在课堂中如果面无表情,甚至很严肃,小学生就会很害怕进而更加紧张,所以语文老师在授课中要面带微笑,用笑容给同学们带来亲切感。语文老师在表达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言幽默、语气柔和,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对于犯错的学生要用博大的胸怀予以包容,这样就促使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进而享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另外,在授课过种中,语文老师也要调整好课堂学习的气氛。
例如:在教学《月光曲》时,首先先给全体学生播放《月光曲》这首音乐,通过聆听音乐,他们的身心就放松了下来,陶醉在音乐的氛围中,听完之后,再开展本堂课的教学工作。另外,还可以布置教室,在教室墙壁上贴一些有趣的简笔画或者名言,并选取合适的位置贴一些笑话和谜语等,教室经过这样的装扮,当小学生走进教室就会感到轻松愉快,使他们保持高兴的心情。语文老师通过各种方法打造课堂教学的氛围,有效地减轻了小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了全面的放松,使他们更加高效地投入学习。
二、深度挖掘教材当中的积极素材
语文课本是语文老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工具,针对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的有效结合,语文老师就需潜心挖掘课本中的积极素材,进而给学生带来有益的影响。
例如:课本中的有一些文章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体现的非常明显,对于这种类型的文章,语文老师就要引导小学生自己思考文章中的内容,进而渗入心理健康的教育。在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时,这篇文章非常有教育意义,课堂教学一开始,语文老师就可以抛出提问,如这个捧空花盆的孩子是谁?他为什么捧空花盆?最后怎么样了?小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章,并且在相关的内容旁边做了标记,老师和学生依据这些标记一同解决了问题,知道了国王给孩子的花籽是煮过的,所以是开不出花的。最后,语文老师还可以在教室里开展本篇课文的表演活动,小学生通过参与表演活动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让学生体悟到无论对于什么事情都必须诚实,这样就帮助小学生建立了正确的行为认知。
对于课本中心理教育体现的不明显的文章,语文老师就要找到文章的契合点,进而渗入心理教育。如教学《画鸡蛋》时,在教学时,语文老师首先让小学生自由地通读文章,读过几遍之后,学生就比较熟悉和掌握了课文大部分内容,在这种条件下,语文老师就可以提问学生,如为什么达芬奇老师天天让达芬奇画鸡蛋?画鸡蛋难吗?通过这些问题进一步引导小学生理解文章讲述的内容,然后,语文老师再适时的发出提问,当达芬奇听完老师的话,他又画了很多不一样的鸡蛋,他为什么画那么多不一样的鸡蛋呢?语文老师利用这个问题让全体学生讨论,进而强化他们认识到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能轻易放弃。教学中语文老师要从课本中的内容出发,加以利用文章含有的心理因素,进而使渗入心理教育的工作有效进行,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心理素质也大大加强了。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整个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所以语文老师就要在教学中把握机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进而在活动中渗入心理健康的教学,借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语文老师可以依据教学的内容开展教学实践,这样就能够强化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效果,并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领悟文章中展现的品质,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提升了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
例如: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并且背诵烈士的诗文,给同学们讲述有关革命故事。与此同时,语文老师还要考察一下本地周边的场所哪些是用烈士的名字命名的,借此再向小学生讲述相关的英雄故事,这样就加强了小学生对革命人物的了解。通过这些实践活动,都能为小学生的心理上带来冲击和震撼,进而促使其心理形成积极乐观的情感。一方面从小时候提高了小学生的心理水平,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行为以及精神去感染身边的人,另一方面丰富了小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了文化知识水平。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的教学渗入心理健康的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语文老师要尊重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语文课本,把心理健康和语文教学予以结合,可以从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深度挖掘教材当中的积极素材以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把教学过程视作育人的过程,全面地渗入心理教育,使小学生的心理水平都健康、全面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J]. 郑丽香. 考试周刊. 2018(06)
[2]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王世芳. 西部素质教育. 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