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重要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教师通过课堂问题导向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素养,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问题导向;对策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教师的数学重视的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及考试成绩,未将学生成长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放在首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培养被纳入课程日常教学中来,通过问题导向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发展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和品格。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分析
1.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通过合理教学计划的制定,通过科学课堂活动的安排,通过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和指导,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使学生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高中数学内容抽象且复杂,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思维发散,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最终提升核心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路径
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并结合网络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导向,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依托数学求异思维解决问题,最终提升核心素养。
以任意角学习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大家在初中时学习过角的知识,大家是否能依托初中的知识经验,结合实际生活列举出更大角或更小的角?学生通过思考,有的学生能回答出在观看体操比赛时,解说员会以“某某要做的动作是转体1080°”进行动作解说。这个角与我们平常理解的不同,它是围绕射线在端点进行旋转三圈,属于范围更大的角。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的基础上继续提问:大家对生活中的角是否有更深的认识?此问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能提出正角、负角和零角。
在问题导向下,在问题驱动下,学生能不断积累知识,能不断完善数学知识框架,进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2.设置梯度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依托核心素养培养,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为学生提出问题,目的是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和交流,使学生能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以任意角学习为例,在学生认识了正角、负角和零角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问题:大家是否会用图形表示角?可以尝试表示以下角,60°、330°、520°、-125°,并同桌点评。教师提出的这四个角分别有其方向和位置,在学生展示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大家是否能将这四个角理起进行研究?要采用怎样的研究方法?学生通过思考,会发现,可以将四个角放在直角坐标系中进行研究。教师以问题为引导,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数学知识的本质,使学生在思考和研究中掌握数学知识,探究数学知识的规律,总结出数学题目的解决方法,进而培养质疑能力和核心素养。
3.依托问题引导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日常思维训练。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定理、概念划分、公式推导等逻辑元素,通过由简单到复杂问题的设计,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体验数学思维规则。学生在思维训练过程中能通过总结发现数学知识的共性,进而形成系统的科学的知识体系框架,通过对知识的猜想和探究,发现共性问题,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进而探究出多种解题方法。
如在学习“等差求和”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不同的数列内容,并让学生对数列规律进行探究,以发现数列的本质。又如在学习“函数单调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启发,如所在城市一个月内的温度变化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图形的观察,了解温度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除了温度变化图,大家还发现其他相关的图形吗?如果有,可以试着找一下规律。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讨论,能归纳出降雨量的变化图、水库水位高低的变化图、股票行情变化图等。通过对与生活相关的函数图形的研究,学生能基本掌握函数单调性的特点,进而提升发散思维能力。
4.以问题为依托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在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如在学习函数基本知识后,教师可以以函数y=x+2、 y=-x+2、 y=x2、 y=1/x图像为依托,引导学生寻找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变化关系。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判断y=x2-2/x (x>0)单调性?学生通过之前的知识经验,会通过知识的特殊性入手,寻找一般规律,再通过归纳和质疑解决问题,在完善数学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培养核心素养。
总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通过问题进行引导,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于依托问题形成师生良好的沟通,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立足教材知识,依托核心素养理念,以问题为课堂教学主线和学生学习驱动,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通过交流和探讨实现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进而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国正.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9).
[2] 尹玉娜.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5).
[3] 闫亚东.以问题探究为导向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J].吉林教育,2017,(26).
[4] 黄金晶.以问题探究为导向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