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发展的信息时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教师要学会将网络技术转化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助力,通过丰富阅读教学模式,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文章先探讨信息时代阅读教学的变化,再依托网络形成入境、阅读、探究、论坛、共享的阅读模式,目的是使阅读教学网络化,实现学生的阅读创新和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信息时代;案例
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科学是21世纪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传统高中语文阅读主要从文章结构入手进行教材文本的解析,进而对范文提供的要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信息时代,多元阅读形式,如读书网站、数字化图书馆、网络阅读工具等使阅读资源日益丰富,不仅能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也为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方向。
一、信息时代阅读教学的变化
1.内容的变化
新课标强调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整合,以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信息时代,网络不仅为语文阅读带来丰富的资源,还为教学内容的拓展提供了空间。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可以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有效利用网络进行资源的搜集,并对搜集到的资源进行筛选、剪裁、重组,使课堂阅读教学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定,弥补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2.模式的变化
在信息时代未到来前,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未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依托黑板、粉笔、教材和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讲,学生被动听,并进行知识记忆成为语文阅读教学常态。在信息时代下,各种阅读材料铺天盖地,教材不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黑板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授课载体。在信息时代,网络课程、校园网络合作阅读等方式能使学生在课前掌握大量与教材文本相关的资源。在课前,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料查询,并与同学或教师进行交流;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微信、邮箱等网络交互工具进行阅读分享。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技术进行课堂活动的灵活组织,并引导学生在线阅读。
3.效果的变化
在信息时代,网络技术与语文阅读知识结合,能有效改善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借助网络技术将一篇文章进行浓缩,之后与图片一起展示,并要求学生进行连线,利于学生对文本的主线进行深入掌握,而且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看,能记得住,学生通过操作,能理解。
二、信息时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针对信息时代阅读的单篇深度精读和多篇专题阅读的特点,下面以《祝福》为例,从文本本身出发,以阅读为主要模式,通过问题研讨、互动质疑,进行阅读拓展,依托网络完成阅读教学任务。教师在学习任务设置时,要注意,文学故事不仅讲述当代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跨越时空进行延伸。
1.网页制作,问题质疑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个鲁迅小说的网页,并将《祝福》的重要图文、背景资料、作者传记、人物小说重点阅读内容以栏目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登录网页进行课文阅读,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将答案以回帖的形式回复在论坛上。教师的问题可以是A.文章是按照小说的顺序描写祥林嫂的故事吗?如果不是,具体是什么描述特点,这种描述的作用是什么?B.课文是如何描述鲁镇祝福的景象的?课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中心思想?C.作者是怎样刻画鲁四老爷的?是否能从作者的刻画中看出鲁四老爷是什么样的人?D.祥林嫂第一次来到鲁镇时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后来又发生什么变化?反映出什么?E.本来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为什么一直反复说阿毛的故事?人们对祥林嫂的反应是怎样的?F.祥林嫂对魂灵有无产生疑惑说明了什么?是她觉醒了吗?教师将上述问题融入网页中,并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回答教师的问题时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提出有挑战性且有价值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2.课文研讨,深化理解
在学生利用网页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对话题进行筛选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研讨。针对《祝福》可围绕三个问题进行研讨:A.鲁迅为什么能创作出《祝福》?大家通过拓展阅读《灯下漫笔》进而深刻揭示《祝福》的主题?B.《祝福》这部作品属于一个时代的缩影,通过阅读,你能总结出怎样的时代特征?C.祥林嫂是谁杀害的?鲁镇人对祥林嫂的死是什么态度?各小组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主题进行研讨,每个小组通过研讨解决一个问题,并在网页上做记录。
3.自由结组,课题研究
学生在前期阅读和讨论的基础上自由组成小组,并通过网络资源的查找进行拓展阅读,以实现课题研究。教师对学生的资源查找提供引导,小组对组内研究情况进行记录:成员对哪些意见一致?哪些意见对成员有一定启发?哪些意见会引起成员的争执?
4.成果共享,多维展示
在学生通过网络阅读学习、研讨和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共享,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个性化介绍。学生依托网络的阅读学习,将自己的感悟以留言形式记录,对自己的疑惑以多文本搜集阅读的形式进行解答,之后通过书、画、演的方式进行展示。信息时代基于网络技术的虚实结合的阅读教学设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能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更有深度。
总之,在信息时代,网络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生活和学习辅助工具。教师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作用,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创造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以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技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正面影响,最终实现学生阅读素养、语文素养、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姜红红.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语文课内外,2020,(11):164.
[2]王小龙.信息化时代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神州,2019,(32):125.
[3]李晶.信息时代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中旬,2017,(12):114.
[4]李林慧.多元读写教学:信息化时代阅读教学的新思路[J].上海教育科研,2017,(7):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