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精神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陶晓红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革新,用人单位对于入职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让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革新,用人单位对于入职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中职的日常教育,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效渗透职业精神,让学生具备职业素质,促进学生与职员之间的角色转换。渗透职业精神,不仅让学生养成了优秀的职业素养,也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对学生未来的道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不仅仅是传播书本知识的场所,它更应该重视育人,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成长与历练。因此,职业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基于职业精神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本文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是:教学现状、针对性措施。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有所参考。
        关键词:职业精神;中职语文;教学;渗透
        中职教育相对来讲更加重视培养技术型人才,能够真正地对社会起到提供服务或者技术的作用,因此,普及职业精神对于中职教育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中职教育的学生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讲普遍步入社会较早,他们更需要累积社会经验与培养职业素质,以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满足岗位需求。语文虽然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但它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与价值观,老师要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合理渗透职业精神,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素质。
一、中职语文教学职业精神渗透现状
(一)缺少对职业精神渗透的关注
        教育是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的过程,如果两者中有一个缺少配合,那么教育目标一定不会达成。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精神渗透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第一,由于资源的匮乏,一些中职语文教师的水平较低,缺少规范化培训,对职业精神概念也是了解甚少。由于年龄的影响,一些语文教师依旧采用保守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时代无法接轨,导致学生没有及时了解到职业精神的内涵。以上两种情况致使学生缺少对职业精神的了解,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任何的计划与期望。教师的疏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同时也没有实现语文学科的教学意义。
        第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生的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成绩上面,机械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缺少学习语文的兴趣。但是,语文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底蕴是别人对自己的第一印象,时刻影响着自己在社会的道路发展。并且职业精神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其见识、提高其行业竞争力,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中行走得更加通顺。
(二)职业精神渗透教学内容单调、缺少实践
        由于专业水平限制,一些中职语文教师没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导致教学内容固化、单一。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职业精神的内涵,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历年来传统教育在教师心中的地位一直是根深蒂固的,因为错误的解读,一些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职业精神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采用灌输式教学后,学生对职业精神的兴趣大幅降低,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从学习效率来看,学生没有主动地学习,自然对职业精神的了解也只会停留在表面,未形成职业素养以及思维,在日后的实践中也无法锻炼自己的能力。
        老师在教学中要丰富学习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增加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了解职业精神的实际意义与作用。
二、职业精神在中职语文课堂的渗透策略
一、加强职业精神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普及
   这一策略应以总体到个体的顺序展开,即学校、教师与学生。
   第一,从学校与教师的角度来讲。学校应该增多对中职语文教师的规范化培训,加强语文教学对当今个人发展的意义,普及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对职业精神的重视程度。在执教之前对教师进行专业指导,纠正个人错误观念。最后,学校要定期举行考试,考查教师对职业精神的内涵的理解与创新性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二,从学生角度来讲,要时刻提醒自身对于职业精神的重视。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用人单位体验工作的日常,体会职场与学校的不同点,理解职业精神渗透的重要性。老师也可以举办一些交流会,邀请资深职场人士讲解自己对于职场的理解,分享自身的宝贵经验等等。学生在全面的熏陶后,会增加学习职业精神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二、丰富职业精神教学内容
        首先,老师要对职业精神进行深入的研究,理解其精髓将其巧妙地融入到语文课堂中,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职业精神的存在。其次,老师要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活泼,减少其抽象的概念。最后,老师在教学中结合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组内探讨的过程中可以纠正自身错误的理解,增长见识,丰富人生观与价值观。
        结束语:综上所述,职业精神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效地渗透职业精神可以为社会培养真正的可用性人才,实现中职教育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将职业精神的概念时刻灌输给学生,定期举办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自我实践能力,以培养其优秀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程玉凤.  学周刊. 2018(04)
[2]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J]. 梁俊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7(40)
[3]在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J]. 席志军.  学周刊. 2016(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