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实施下,众多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扑面而来。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而在小学中高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横向分层教学是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本文中对当前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同时也提出了利用横向分层教学法提高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横向分层
引言: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阶段最主要的学习内容,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讲,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语文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考虑到中高年级学生即将进入初中阶段,所以教师更偏重于以自主学习为培养目标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方法,而横向分层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语文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1 横向分层教学的含义
横向分层教学是打破传统教学与古板教学机制的一种有效手段,其根据语文学习规律将与相关联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层重组,将阅读内容的各个环节分别解读、细化,使学生对各个环节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规律有更清晰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一般采用一篇课文多项能力的训练形式,如对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行总结,概括各个段落的大意,掌握课文中新的生字、词,摘录文中的关键语句等。这种教学流程过于刻板,而采用阅读横向分层教学,可以实现多篇课文组合教学,对每一组的课文内容进行分解、细化,使每一组课文的各个学习环节都能够展现出不同的层面,进而实现每个层面都能够针对学生的一两项能力进行训练。如,在课文中生字的学习环节,可以实现对一组课文中的几个生字进行学习,并且将几篇课文中相关的生字联系起来进行分类学习,同时还可以实现对整本教材生字组合教学,首先对整本教材的字音进行学习,其次,掌握整本教材的字义,最后进行字形的综合性教学。
2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化明显
根据目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可以分为三个等级:首先,低等级,这一层面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差,捕捉文本信息的能力不高,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来进行基础知识的指导;其次,中级层面,这一层面的学生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对文本信息的敏感度不够强烈,对文本中信息的捕捉能力稍微欠缺,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最后,高级层面,这一级别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好,对文本信息的捕捉能力、深挖能力、探究能力较强,但对文本中与社会关联的信息认识不足,还需要教师给予进一步指导,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
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不等,如果只采用统一的教学势必会造成低级别的学生无法理解,逐渐丧失对学习的自信心,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来讲,会很容易理解,无法满足阅读需求,导致逐渐轻视阅读的意义,错过对深层次阅读内容的学习。因此,采用分层化阅读,对每个层级的学生来讲大有裨益。
2.2成绩与能力比例不等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国比较注重应试教育,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由此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依然注重学生的成绩及教学效果的提升,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却缺乏重视,甚至错失了培养的关键期,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十分不利。而横向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恰恰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能够在接受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既可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能够解决学生成绩与能力不等的问题。
3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的培养策略
3.1激发兴趣,注重分层训练
小学生本身就有着极强的好奇心理,对很多外界事物充满了兴趣,教师正是要借助这一特点,将学生的兴趣点与阅读教学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避免因基础水平不高,产生自卑心理而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提升语文学习水平。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横向分层教学,教师可以将相同规律的课文进行组合,细化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例如,《宇宙的生命之谜》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细化为四个部分:初步感知、深度感知、欣赏、写作。之后,引导学生以课文的情感及思想为中心进行阅读。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感悟,进而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思想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欣赏意识,深刻领会课文的主旨,掌握更多的知识。
3.2加强横向分层阅读训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横向分层教学在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找到并认识学习的规律,能够很好的运用这些规律,所以想要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逻辑性,教师可以将相似或同类学习规律的课文进行组合,并不断优化、设计教学环节,细化文本内容,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步骤获取阅读成果。
例如,关于《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需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开展教学设计,依照初步感知、深度感知、欣赏、写作的教学步骤,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个环节都能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内容。在初步感知环节中,教师可利用“美丽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精心保护 ”的板书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结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对文本有所理解,并进入到深度感知阶段、欣赏阶段、写作阶段,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意义,由此实现由浅至深、循序渐进地深入文章主题,控制好教学梯度,即实现了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有效指导,也达到了良好的阅读效果。,提高了阅读质量。
3.3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成功感对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并未取得一定的阅读成绩,未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势必会丧失信心。因此教师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迎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语文教师要严格遵守新课标要求,注重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优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知识。因此合理适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致,并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各层次进步,而不是“一刀切”,采用统一教学方式。
例如,在《晏子使楚》这篇课文的学习时,可引导学生在文本整体感知环节中观看相关的影视片段,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本剧的编撰,并进行表演,拉近学生越文本、作者的距离,进行灵魂对话,从而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再如,《钓鱼的启示》的学习,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层次划分不同层次的小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让各个小组分别发表自己的阅读体验及对文本的理解,对待理解能力相对薄弱的小组由教师进行个别指导。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使层次较差的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取长补短,也利于教师进一步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情感理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提升综合能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横向分层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细化了教学环节及教学设计,适合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这种模式的应用依然受到了多种限制,因此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成绩与能力的互等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规律,掌握学习规律,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分层训练,加强学生对阅读的感知体验,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阅读知识,领悟文章思想,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邓静佳.关于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2):343-344.?
[2]吴丹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上,2017(7):122-122.
[3]黎耀荣.浅析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策略[J].新校园(阅读),2017(4):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