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启发式教学策略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杨玉玉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价值更加凸显。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价值更加凸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知识从产生到发展的整个过程。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策略的应用展开了分析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启发式教学;知识诱导
       
        启发式教学既可以视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所以教师既应该直接将其与教学活动进行紧密的融合,同时也应该在启发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融入其他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对启发式教学的理念进行一定的研究,并利用更加恰当的方式将其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与完善,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 情境激趣,激活学习思维
        审视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缺乏强烈的学习意愿。毋庸置疑,这种情况的存在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无疑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将情境教学的手段和启发式教学活动进行紧密融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使教学内容以一种更为生动与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初步的认识。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意愿的同时,也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唯有这样,才能为启发式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以《草船借箭》为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的故事情节是:周瑜为了刁难诸葛亮,提出来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但是诸葛亮在明知这是害人之计情况下,仍然欣然领命,并且承诺只需要三天即可。尽管故事的内容是比较有趣的,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阅读过《三国演义》,对这种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也没有十分强烈的学习意愿,所以没有产生对课文的学习热情。于是,我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这一集的内容,并提炼出了其中比较精彩的情节。而利用电视剧这种学生比较喜欢的形式,逐渐使学生被故事内容吸引了。这也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以《四季之美》为例,这篇文章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不难发现,这篇文章中描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我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对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有怎样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了起来,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直观。由此可见,在启发式教学活动当中,利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十分必要的。
        2 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在启发式教学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形成一种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只有指导思想正确了,才可以更加灵活地对教学方法加以利用。在启发式教学理念中,最核心的指导思想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这种思想中,相对于知识结论的掌握,更加关注学生是否对知识得出的过程有更加深刻的感悟。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知识探索活动。同时,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恰当的方式对其进行一定的点拨。这样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而且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有的放矢,从而帮助学生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如:教学《落花生》时,我组织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自主性的探索。

同时,为了使学生的探究过程有迹可循,我结合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设计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1)这篇文章的题目为"落花生",那么文章围绕花生写了哪些事呢?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的?(2)一家人是如何对花生的好处进行议论的?在描写花生的好处时,文章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3)父亲对花生有怎样的看法? (4)对于父亲的话,"我"当时有没有理解呢?后来"我"是怎样做的?(5)这篇文章的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然后,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指导下进行了文本阅读,并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进行了相互之间的讨论与交流。而通过这种方式,也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对课文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
        3 读写练习,拓宽学习范围
        课后练习是启发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启发式教学的理念中,课后练习活动除了要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之外,还应该符合学科教学的特点。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读写结合无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和练习方法。顾名思义,读写结合就是将阅读与写作进行紧密融合,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阅读当中吸收写作的营养,又能够通过写作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从而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在讲解《慈母情深》这一篇课文时,结合这篇课文的主题,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课后练笔活动,要求学生以自己的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认真观察和记录生活中母亲为自己做的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然后将其作为写作素材进行写作练习。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学生在练习中对课内文本的主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通过写作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这对于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4 多元评价,深化知识理解
        课程评价同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进一步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以判断教学过程的实际效果,并以此为基础对课程进行改进。为了对启发式教学活动进一步优化,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比较封闭和单一的课程评价模式,而是应该设计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唯有如此,才能使课程评价的积极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如:在组织本班的启发式教学活动时,我通常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第一,将学生确立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评价当中。我会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评价,以此来使学生进行反思;第二,改变评价标准,扩大评价体系。我会改变以往单一的以学生学习结果为标准的评价模式,将评价的重点转移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当中,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思维发散程度等,都是我关注的重点;第三,实施激励性的评价模式,通过不断的激励逐渐强化学生的学习信心。最终,借助多元化的评价模式,逐渐提升了实际的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极为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应对启发式教学模式有更加熟练的掌握,并且要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5 巩固练习,强化教学效果
        将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建构。但是,为了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更加熟练的掌握,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短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后,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布置恰当的课后练习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后练习当中,从而进一步强化学习活动的效果。
        6 结语
        总结来说,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十分适用于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熟练掌握开展启发式教学的具体方式,并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改进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兴翠.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策略[J]. 语文课内外, 2018, 000(019):324.
[2]徐建英. 小学语文课堂中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 2018(3).
[3]徐贵洲. 基于启发式教学方法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 v.15(03):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