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身心全面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并能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奠定语文基础。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中职语文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了教育教学的关键地位。中职语文兼备职业性与人文性两个特点,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彰显语文教学的职业性,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精神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培养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所需要的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方面。它既包含了语文学科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等智力因素,也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是一种综合性品质的体现。
二、培养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加强对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发展。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教师要开展知识技能教学,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加强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恰好能满足这些要求,进而推动语文教学发展。总而言之,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仅是增强教学效果的保障,更是语文教学的创新之举,通过核心素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并在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同时,有效促进语文教学发展。
三、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分析
(一)语文教学方式滞后
中职语文核心素养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方式滞后。还有部分教师依然将课堂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上,而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导致学生理论有余而能力不足。同时,加强对文章的深入分析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措施,但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许多教师缺乏对文章的深入分析,导致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刻。
(二)教学内容不丰富。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仍只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导致学生只能习得基本知识,无法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影响了其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随着教学要求的提高,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展示特点,提高学生兴趣
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将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展示出来,发挥出语文教育对于个体的人文熏陶作用,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将人文知识与职业教育进行整合,需要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做到对文本教学内容的足够理解,并在教学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训练以及情感体验的培养,加强语文教育内容互动性的设计,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教师在进行教材的知识点展现时,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合数字化资源,以弥补传统的平面静态教材的不足。学生对于未来的就业以及当下的热点问题普遍有较高的兴趣,所以教师也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源的展示,采用视频以及互动性内容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融入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二)利用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生活语文素养。
现如今观察中职语文教学的情况,发现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时,会出现“情境化”教学这一内容,但是情境化教学只存在于中职语文教学开头的导入环节,所谓的“情境化教学”,其实只是“情境化导入”,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化教学,从整体上分析,真实的情境化教学应当是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的。
比如,在进行《过万重山漫想》的教学时,文章虽然是一篇关于“漫想”的文章,但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尤其是第二节,集中描写了三峡蔚为壮观、形态各异的奇景,很值得学生赏析。为了让学生体会三峡景观的壮美和惊险,推动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笔者在课文赏析伊始,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文章中哪些词体现了江水一泻千里的情势?文章中哪些词体现了山的雄伟壮美?文章中哪些词体现了山的奇异?文章中哪些词体现了山的险峻?文章中哪些词展现了山的美姿?然后,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自己置身其中对沿途的风光进行欣赏,让学生体会三峡的雄伟、神秘和惊险。人们一旦面对奇异的景象,惊喜感叹之后,总喜欢追根溯源,这是很自然的联想。这样通过情境赏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更为学生理解后面的“漫想”做好了准备。
(三)利用写作情境,培养学生的职场语文素养
中职学生不仅面临着学习的压力,还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他们进入中职学校三年后就会走入职场,因此学生需要具备职场应用语文素养满足在社会岗位上的要求。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当多设计综合实践、写作实践、口语交际等教学活动,这样通过交流与表达的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专业必备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多个写作训练,比如①以“长江三峡的利弊”为主题写一篇评论;②刘白羽作家给我们描绘了三峡大坝建成之前的三峡景观,而如今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工程已然建成,现如今的三峡风景还是那么瑰丽雄伟吗?如今的三峡还是传说中的鬼门关吗?现在以“如今的长江三峡”为题写一篇报告;③为长江三峡写一则广告语。教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践行写作训练的作用在于,一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以此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通过写作调查报告的训练模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调查报告来说,大部分学生无法亲身参加调查,只有在网络上查找资源和信息能够完成写作,这样,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便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和信息选择能力;三是写作训练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职场应用的语文素养。
(四)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评价手段
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很多中职教师都忽略了教学评价这一环节。实际上,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获得了能力的塑造以及知识教育的盲区,缺乏教学评价的话,语文教学则会变得盲目而随意。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只将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根据学生考试中的表现判断教学中的问题,这种评价的模式也会导致在教学时出现考什么学什么、考什么就布置什么样的作业,这对于学生的能力塑造来说较为被动。以核心素养作为导向开展中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认识到考试的命题必须以能力塑造作为重要的方向,而不是仅仅进行基础知识的反复考核,这样会降低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不能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实现了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同时,在命题的方法上也要通过创新式的多种题型整合,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总结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不能急于求成,更应该注重量的积累,保持语文教学内容的连贯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语文课,并且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甘丽卿.浅论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J].职业,2019(35):116-117.
[2]田苍劲.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析[J].华夏教师,2019(24):11.
[3]张振华.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渗透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75.
[4]吴继斌.基于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情境化教学探究——以《长江三峡》为例[J].职教通讯,2018(24):35-39.
[5]杨梅.核心素养下情境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9):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