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的现状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韩晓玲
[导读]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关系发展的必要条件。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关系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的特点是潜藏性、持久性和广泛性。因此,环境的完善对人类的行为、情感变化和价值取向产生直接的影响。幼儿正处在成长过程的初级阶段,幼儿园室内环境是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又是幼儿进行一切活动的载体,幼儿园室内环境影响着幼儿的各种行为动作、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幼儿园;室内环境;现状;策略
        一、幼儿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的身心成长影响深远且持久,因此幼儿园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环境来满足其身心发展的特殊需求。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是促进幼儿成长的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是幼儿园的“隐性课程”。《幼儿园教育指导新纲要(试行)》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室内空间环境是包含在幼儿园环境这一概念下的,是幼儿园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的现状分析
        1.幼儿缺乏主动性,参与程度低
        大多数老师都会是,事先确定好室内环境创设的主题和内容,让幼儿参与进环创材料的收集、制作这两个环节,整体性的参与程度较低。例如安排设计布局、内容的选择这些需要幼儿较强主观能动性的类目,但幼儿参与相对较少,甚至没有幼儿的参与,而是班级教师独自完成室内环境创设。这样往往忽视了幼儿的环境需求,幼儿对刻意的环境就缺少了主动的参与兴趣,从而使得环境成为了一种虚设。
        2.室内环境注重领域内容,忽视了幼儿需求发展
        老师一般会围绕领域内容设置环境建设,环境创设常常较多地由教师包办,很少让幼儿参与,即使有幼儿参与,也仅限于将幼儿的作品拿来作为墙饰的点缀,而忽视了幼儿的发展需求。为了追求环境布置与领域的完美性,往往由教师“自编、自导、自演”,没有考虑孩子的建议及感受,没有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纯粹追求环境布置。教师只是让幼儿充当墙饰布置的观赏者,机械地接受成人的安排,这样的布置过程,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包办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幼儿园按惯例要求教师开学初布置好环境,进行环境评比,因此必定造成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的现象。
        3.室内环境创设样板化、成人化,缺乏互动性
        大部分教师在开学初,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布置了班级的墙面环境,一旦布置好了,一学期都难得更换一次。有的墙面布置甚至出现与当前季节相反的内容,有的墙面大主题的画,整个学期下来都长期固定,这样的墙饰缺乏新鲜感,缺乏趣味性、可变性,不能随时提供教育信息,对于幼儿显然是没有持久吸引力的,也难以达到环境创设的教育目的。
        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只注重成人的提供,忽略幼儿的介入。

教师往往根据个人的审美标准和喜好来设计班级墙面环境,而很少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教师也很少主动引导幼儿与墙面互动,幼儿被置身于事外,没有被真正纳人其中,忽视了幼儿发现环境、享受环境和在环境中成长的重要性。
        三、解决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的策略
        幼儿园是幼儿除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地方,而大片的环境最能体现幼儿教育特色,蕴含着诸多的教育信息。环境作为“无声教材”,会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发挥幼儿园环境的真正价值呢?
        1.教师应正确认识环境的教育功能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大都还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基本上不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环境失去了应有的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做起,要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充分认识到环境是儿童的环境,是儿童身心赖以发展的环境;环境创设应服务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服务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针对幼儿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环境创设,把教育意图渗透在环境之中。
        2.师幼合作创设室内环境,加大幼儿参与的力度
        幼儿园环境首先是幼儿的环境,是幼儿可以参与创设、有发言权的环境。环境创设的过程应是幼儿与教师合作的过程,为此教师应与幼儿共同确定环境布置的主题、材料、作品、风格等,多倾听孩子创设墙饰环境的建议,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多渠道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发展他们获取信息材料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收集材料,尽量让幼儿自己协商解决如何布置环境,这样孩子间的交往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对于有自己参与创作的墙面幼儿更感兴趣,尤其是对有展示自己作品的墙面环境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这样的墙面环境会引发幼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参与墙面环境创设的过程也使他们感到满足,感到有趣,对幼儿而言,这是一个游戏的过程。
        3.适时更新环境内容,使室内环境多变而有趣
        生动、直观、动态的室内环境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一成不变的环境难以维持幼儿的兴趣。因此,幼儿园的室内环境要适时更新,让幼儿永远对教室环境保持新鲜感和求知欲,幼儿才能经常从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新发展。
        4.创设“活”环境,引导幼儿积极与环境互动
        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最终是为幼儿服务的,要让环境与幼儿发生互动,最好能设计成可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做一做的“活”墙饰。让孩子能随时根据需求去了解物体的形式,去感知物体的大小、多少、形状的及概念。教师还应积极创设多种条件和机会,让幼儿主动与环境“对话”。
        总之,室内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性的,却是巨大的。幼儿作为幼儿园启蒙教育阶段的主体,教育环境的创设也应当从幼儿着手,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积极引导,使得幼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过程当中,教师通过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确定环境创设的主题,积极收集、准备相关的材料,使得幼儿求知欲得到满足,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且加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联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