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错误”成为读懂学生心灵的“窗户” ——基于学生实证研究的小学数学学与教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陈永滂
[导读] 黑格尔说:“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
        【摘要】黑格尔说:“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怀特黑德说:“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可见,错误可以促进人的成长,学生更是在经历各种“错误”中成长起来的。我们面对学生的学习错误,不是视学生学习错误为“洪水猛兽”,而是要珍惜学生“错误资源”,借助“错误资源”读懂学生思维,读懂学生认知,读懂学生知识结构,进而做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错误资源;读懂学生;正确诊断
        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展和蔓延,使得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集“在家+网络+自主+泛在”于一体的新型学习模式正式“出场”。作为教师,我们是否看到这场危机里蕴含的学习契机,新型学习模式的新尝试,运用网络数据大平台了解学生,读懂学生的学习错误,借助“错误资源”进行教学。
        面对这次疫情,“停课不停学”已进入第八周,两个月的网课学习,我们了解学生吗?学生运用网络直播课学习新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待老师公布答案学生对照一下。学生的错误,我们读懂了吗?如何读懂学生错误的?笔者尝试借助网络数据读懂学生及学生的错误,收集“错误资源”,利用“错误资源”进行辅助教学。
一、疫情无情师有情,教师学做网络手
        疫情期间,“全民网课”成为趋势。在家上网课,不仅改变了授课方式,也推动了新的学习模式的诞生,对学习者、老师、家长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在思考,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能在网络上做些什么?于是,我尝试使用答题卡,学生线上填写,出题时尽可能使用自动批改。可是,尝试后发现并不是我想象那么简单,有些字体符号与我创建时不一样,就算多一个空格都不能识别,还是需要批改。
二、疫情无情网有情,数据分析真高手
        全班学生完成的作业,整体正确率怎样?我们可以在作业报告数据中查看到,详情见下图:

        为什么罗同学正确率只有3%呢?查看作业详情,发现他用47分19秒只填了一个空“偶数”,其余都没有填写,电话访谈得知,因罗同学在奶奶家,只是点开,却没有作答,结合之前出现的3秒作答提交,确定罗同学没有重视自己的学习,与家长交流后,家长接回孩子并详细询问如何补一下之前的知识。
        关于这次作业班级整体情况,我们还可以了解哪些呢?学生个体情况怎样呢?详情见下图:


        一次疫情,一次作业,让我了解学生如此多,感谢网络数据分析高手,可以让我深入研究学生,学习读懂学生,珍惜并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为教学服务,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也培养提高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三、师有情来网有情,错误根源易寻得
        赖斯曼曾经做过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如果将学生数学基础的缺陷形象化,可以将它想象成一个梯子中间坏了的或不牢固的横撑,它会阻碍你继续向上爬;即使你跨越了它,你也会不自在,因为你知道那里是坏的。梯子的横撑是到达顶点所必须的条件。”学生的错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学生所形成的错误观念对新的数学学习活动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而新的数学学习活动的失败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强化原先的错误观念,这样不断反复,学生最终会完全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根源,及时进行纠错和弥补,提高学习效率。
        “正确有时是一种模仿,而错误却大凡是一种经历”,“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珍惜学生的错误资源,借助错误资源读懂学生的思维,读懂学生的认知过程,真正让“错误”成为学生思维发展、认知完善、情感培育的重要载体,成为教师读懂学生心灵的“窗户”。也许,只有教师能有效收集各种有价值的教育数据,才有机会尝试真正读懂学生。学生、家长、教师,愿我们三者在孩子成长方面彼此懂得更多!
参考文献:
[1]吴恢銮.如何读懂学生:基于学生实证研究的小学数学学与教的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12.
[2]余国志.疫情是否会倒逼一场新的学习模式“革命”https://xw.qq.com/cmsid/20200221A0I1J5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