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高段数学思维的培训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搭建学生思维能力上,以此奠定好基础。基于这个目标,教师可以采取各种不同方式来推动学生养成独自思考的习惯,以此推动数学思维建设步伐。本文将深入探索如何在高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当下教育改革的目标,数学在这个目标中处在关键的地位。小学数学是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及培养思维能力得到一大关键,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重视,基于学生的学情,融合教学内容,科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巧设问题,引导思考
在进行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成为一个引导者,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不仅知道自己知识的盲区,同时能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问题导向下,学生能够学会自我探索,学会如何搭建自己的知识提系,培养了思考能力。
(一)围绕课题,设计提问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围绕课题,要使问题有针对性。以五年级上册第四章《多边形的面积》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这样导入学习要点:“在以前的课堂上,我们学会了如何计算正方形的体积。那么,多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方式推导出其表达公式呢?”在这样的提问下,一方面学生能够快速知道这节课的重点,另一方面也激发学生进行知识探索。
(二)紧扣教材,重点提问
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要把握好度,问题在于精不在于数量。即要注意突出重点,在这样的安排下,学生方能更好地掌握重点,不产生疲惫感。以五年级上册第五章《分数的意义》为例,在讲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把一个橙子分给两个人,那么这个数字怎么记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便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是用来记录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方法。
(三)注重方法,问题新颖
提问的方式及方法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在设问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进行设计,一方面要保证问题的难以程度,过于困难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过于简单则会失去思考的意义,另一方面要保证问题的新颖,这可以从提问的方式及提问的内容进行创新设计。以五年级上册第一章《小数除法》为例,在进行教学中,教师可把提问设置得较为生动及蕴含趣味性,如“春天到了,我们要放风筝,买2个风筝需要15.8元,那么,买1个需要多少钱呢”这样的设问拉近了师生距离感,也吸引住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在生活中,数学处处都在,应深入学习数学,利用自己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联系生活,提问实际
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将生活的发现融进教学内容,并基于此进行发问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以五年级下册第二章《长方体(一)》为例,在进行教学中,教师可先在课前进行提问,让学生指出其在生活中接触过什么东西是长方体状的?在这样的设问下,学生开始展开联想,并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这样无疑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抓住联系,深化思维
小学数学,很多数学知识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在小学高段数学中,其知识体系是搭建在以往阶段学习内容之上。因而,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推理转化到新的知识上。这样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以五年级下册第三章《分数乘法》为例,在教学时,可这样进行提问,课堂上给学生们准备一个蛋糕,小明说要吃一半,小强说他要吃小明的一半,那小强实际可以吃到蛋糕的多少?教师还可结合加法的知识向学生传输乘法的概念:多个相同的数字相加即可转发为乘法,乘法为这类型加法的应用。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意识到知识间的联系性,可以据之搭建相关的数学知识网络,锻炼其思维能力,同时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由于“比、除法、分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性,教师可据此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探索这三者的联系及区别,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学会将知识点集合起来,同时在进行区别中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领悟,更为重要的是为其学习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法。
三、质疑问难,发展思维
人们在问为什么的时候,表明其开始思考。假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提出为什么,能对教学内容产生疑问,那么表明学生开始进入思维大门,我们能够清楚意识到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兴趣,并试图了解这些问题,进而找到解决的方法。因此,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教师不应一味地灌输知识,需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设立相关的激励机制推动学生敢于发言,敢于挑战,敢于提问,并提供其解决问题的帮助,基于此,学生能够抓住自己的兴趣点进行深入思考。以五年级下册第四章《长方体(二)》为例,教师可采取这样的一个策略,用实践来引起学生的思索,具体而言,在课前,教师先预先准备好实验素材:两个长方形的容器、水及一块大石头,在课堂上,教师先将一个容器A装满水,随后将大石头放在容器B之上,接着将A的水灌进B中,这些操作完毕,必会出现这样的一个结果:把A的水全倒进相同大小的B中,水将会漫出来。此时在学生脑海必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基于此,教师要激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推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思维能力是当下全面培养学生的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目标为导向,积极探索高段教学中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融合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提问,以此活跃学生的思考力,当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不止一种,其需我们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继续探索,继续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博.浅谈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才智,2019(6).
[2]潘影康.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若干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
[3]郝淑颀.浅析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4]陈红苗.数学核心素养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