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题导学是当下比较流行和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授课模式,将之引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有着重大的价值。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对问题导学策略进行灵活、高效应用。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基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了问题导学的实施现状和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而结合具体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旨在能够找到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现状;改善对策
问题导学法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特定的问题情境,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问题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将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成为其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高中数学问题导学实施现状与不足
在教育部门大力倡导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也需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经分析我们可发现: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虽然有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问题导学的教育价值,并且将之引入了课堂,但最终的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于问题导学教育模式的内涵并未真正把握,如此就导致在实际的应用过程,无法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问题教学情境,导致预期教学目标无法顺利实现,并且还浪费了课堂时间,影响到了整体教学效果。还有部分教师虽然设计了问题教学环节,但由于提出的问题比较单一,或者与学生的兴趣点不符,造成学生的学习思维仍然无法得到有效调动,师生之间仍然无法实现有效互动,课堂氛围依旧很沉闷,如此就导致问题导学流于形式,其真正的教育价值未得到有效发挥。
二、高中数学问题导学实施策略
为了将问题导学策略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打造出高质量的课堂,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以往教学中的不足,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数学知识本身就带有很强的逻辑性,并且涵盖了大量的概念性内容。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长此以往,学生就容易丧失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为问题导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可以说,在问题导学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课堂氛围进行改善,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例如,在组织开展“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些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或者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相关内容,然后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这种方式,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创设有效的问题教学情境,是发挥问题导学模式教育价值的关键。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设计出能够吸引学生眼球的问题化教学环节,从而实现高效教学目标。例如,在组织开展“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教学情境:
师:(多媒体展示姚明投篮的图片)姚明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同学们知道他的投篮命中率很高,是为什么吗?
生:因为他长的高。
师:仅仅是因为身高优势吗?
生:还有天赋加勤奋。
师:可以从数学角度分析投篮精准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吗?
生:弧线。
师:对,投篮的弧线会影响投篮命中率,从数学角度而言,弧线也就是抛物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与抛物线有关。
上述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简单的问题,设计问题化教学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如此有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进而帮助学生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三)培养良好的质疑习惯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真正发挥出问题导学的价值,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质疑能力,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对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例如,在组织开展“曲线与方程”这部分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设计课堂提问和答疑解惑环节,以此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维,锻炼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他们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最新的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兴趣点、身心发展特征、学习基础等,设计相应的问题教学情境,发挥出问题导学模式的教育价值,使得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蔡文慧.以问促思,以疑促学——论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的实施现状及对策[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11):5.
[2]李凡亮.实施问题导学,引领自主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9):86+88.
[3]王学璠. 问题导学模式在农村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