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分析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李建彩
[导读] 小学数学是对学生进行数学相关知识启蒙的课程,
        摘要:小学数学是对学生进行数学相关知识启蒙的课程,作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其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培养,并采用与之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期改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观念,进而使小学生数学学习成效有所提升,使得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与能力得以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中所包含的核心素养的内容能够使得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数学逻辑与抽象思维能力与思想道德素质得以提升,使学生在课堂中所掌握的四则运算和估算能力能够迁移到日常实际生活情境中。在小学数学中包括了图形和立体几何的教学,能够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科学性能够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的能力。此外,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自主独立地思考和学习来使其在探索并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其社会生活的能力和责任意识,在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中,逐渐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合格的小学生。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评价主体的专业性有待提升
        在对教师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对教师如何能够正确的对一堂数学课进行评价并没有经过相关的系统培训,从而使其课堂教学评价的水平较为低下。数学课作为一门极具科学性的科目,其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就需要评价者具有相应的必备素质。但是在目前,很多教师身为课堂教学的评价者往往为了完成评课的任务,说几句套话以敷衍了事。甚至有些教师并不知道要从哪些方面对课堂教学展开系统的评价,对于一堂好的数学课应具有怎样的特点亦是没有自己的明确观点,这样的评价主体对被评价者不能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使得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被阻碍,进而使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被抑制。
        1.2 对教学评价中学生的关注度有待提升
        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和情感态度这几个层面进行展开。受传统教学评价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往往只关注于教师讲解的是否科学与到位,教学重难点是否明晰与正确以及学生的算数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数学基本功。但是对于学生对数学情感的获得与变化,往往被评价者所忽视。认为学生数学情感的变化只是形式而已,在评价时往往是一笔带过,未能看到三维目标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若不注重对学生数学情感的关注度,将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习得与主动探究能力的形成。
        1.3 教学评价结果渠道有待畅通
        只有教学评价的结果能够得到有效的反馈才能够使教学评价的意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只有将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给被评价者才能够使其了解到自身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一般被评价者在授课结束后会对刚才的教学过程印象十分深刻,亦十分愿意听取评价者的结果与建议。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的过程中,被评价者往往不能够及时获得评价的结果的反馈,从而致使评价者对其教学内容会或多或少地有些遗忘,使得其所反馈的内容存在不完整,进而在无形中使得被评价者的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被打击。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的培养存在欠缺
        教师在大学接受师范教育的过程中,开设的课程大多都是围绕教学研究的,几乎没有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类似课程,同时也没有参与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机会。入职之后的在职教育中也几乎没有涉及相关的培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若其不能够明晰如何对一堂数学课展开评价,对一堂好的数学课所具备的特点不能做到心中有数就盲目的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之中,对其他教师的教学起不到帮助和指导的作用,对自身所讲授的课程也不能准确地进行科学的自我评价,这些都将必然成为教师自身教学不断提升和改进的障碍。


        2.2 对新课改中所蕴含的理念把握不全面
        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目标是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和情感态度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者对此三方面并不能进行全面的把握。由于评价者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的不全面致使其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往往对学生的数学情感的评价采取忽视的态度,其评价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关注的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此外,新课改理念的推进并不是要评价者对以往进行全盘的否定,评价者在评价时更多的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例如知识是如何形成的,但是到底带来了怎样的学习结果是往往被评价者所忽视的。
        2.3 教学评价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之时,学校往往没有相关制度性的文件来为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保障,从而使其在实际操作中会产生诸多的困难。在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中必须要关注其是否具有有序的组织和有力的执行等因素。由于学校自身缺少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的相关制度,例如学校是否定期开展一次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和如何对课堂教学评价结果进行反馈等。正是基于其课堂教学评价管理制度的不够健全,使得其课堂教学评价的效果也不乐观。
        3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质量的有效对策
        3.1 重视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的培养
        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的培养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一是要定期展开教师教学评价能力的相关培训。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小学数学教研员或专家以讲座讲授的形式向教师介绍其优秀的课堂教学评价经验,亦可以开设相关的论坛使教师有机会向其提出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相关知识技能的疑问。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教师之间的课堂教学评价比赛,并邀请相关的专家作为评委进行指点。二是可以通过开展示范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学校可以邀请校内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级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将其具备的相关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知识和技能展示给校内所有教师,使得教师在观摩示范课的过程中获得成长,进而增强其自身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力。
        3.2 全面了解新课改理念要求
        小学数学课程的活动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因此要注重对其教学活动形式的评价,但是在肯定教学活动形式的同时还要关注其教学活动的结果,要思考其教学活动的目的有无实现。此外,在三维的教学目标体系之中,其数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相应的数学核心知识,而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指培养出学生喜欢数学学科的兴趣。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学科中的简洁之美和图形之美。因此评价者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要做到两者兼顾,使自身能够对数学课堂教学做出全面的评价。
        3.3 完善教学评价管理制度
        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管理制度能够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因此,学校要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制度,并为其提供畅通的反馈渠道。反馈还要做到客观与完整,反馈的课堂教学评价结果要尽量明确与具体,使得评价者能够从数学教学的角度对被评价者提出具有实效性的教学建议,从而为被评价者的教学提供有力的帮助。
        4 结束语
        总体而言,核心素养已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目标,教师只有掌握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正确科学评价,才能够使得小学生数学课堂进行教学评价在提升学生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也能够得以提升,进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佟燕.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分析与对策[J]. 数学大世界(中旬), 2019(10).
        [2]李冲.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 中华少年, 2019(13):177-177.
        [3]于洋.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评价[J]. 教育科学(全文版):00253-00253.
        [4]张秋娥.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05):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