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生活物理现象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贾东仁
[导读] 本文将结合实际,首先探讨将生活物理现象渗透到高中物理教学
        摘要:本文将结合实际,首先探讨将生活物理现象渗透到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继而探究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生活物理现象进行教学的具体方法,旨在通过本文的介绍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方式,化难为易,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教学;物理;生活物理现象
        引言:在高中阶段的课程中,物理属于偏复杂化并且有些抽象的科目,因此会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提出新的挑战,也会对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产生冲击,促使改革创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物理学现象,所以目前很多专业人士倡导在教学中结合生活物理现象进行物理教学,从而变抽象为具体,降低学习难度。
        一、    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生活物理现象的重要作用
        (一)变抽象为具体,降低学习难度
        相对于初中物理来说,高中物理在教学内容和深度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难度增加,知识体系更加复杂化,其中不乏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并不容易。针对这样的教学变化,如何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就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出现了结合生活物理现象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会把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形象的事物,能够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比如讲到重力的时候,会涉及到失重的概念,假设教师给学生们引入宇航员在太空中失重的现象来解释该概念,那对于学生来说这将是没有真正体验过的抽象的一个事例,他们也就很难想象出究竟什么是失重,失重是什么感觉的。但如果教师们引入生活中坐电梯时的失重感这一事例,那么大多数学生们都能明白失重的感觉,因为他们亲身经历过这一过程。由此可见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辅助物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二)变枯燥为乐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相对于单调枯燥的纯理论教学方式来说,无疑会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教师所提到的例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事物,这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继而激发学生们好学乐学的积极情绪,让课堂活跃起来,寓教于乐,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死记硬背的局面,真正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同时,这种方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比如手上沾了油就会打滑很难打开一瓶矿泉水,他们会联想到这是摩擦力的作用;在快速骑自行车时如果要停下来要提前刹车而不能捏紧前刹车是因为惯性的作用等等,帮助学生们真正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背诵或机械记忆。总的来说,这种结合生活中物理现象教学的方式会帮助学生们化难为易,提高学习的质量。
        二、    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生活物理现象的具体方法
        (一)创设具体情境,提出物理问题
        为了让学生们主动接受所学知识,教师们可以创设一些具体的生活场景,提出物理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从生活中学物理,在生活中用物理。这种方法相对于老师讲解学生记忆的传统教学方式来说,更能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接受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讲到摩擦力的时候,教师们可以引出一个生活场景,比如,冬天下雪后路面结冰车子行驶时会打滑,这时人们会在路面撒一些沙子或粗石子避免汽车打滑,这是为什么呢,抛出这样一个场景和问题来引发学生们的思考,从而得出结论因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撒上沙子或粗石子是一种使接触面更加粗糙的方法,接触面因为石子变得不再光滑,而是变得粗糙,摩擦力也就增大,所以车子行驶就不再打滑。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形象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多数教室里都配备有多媒体设备,教师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因为有些抽象的东西靠语言是无法表达清楚的,这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或视频,以一种直观形象的方式来加以解释,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观察认识的目的。
        例如,在涉及惯性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插入生活化物理信息,播放视频或PPT课件,比如家里大扫除的时候一般会用木棒敲打被子从而除去灰尘,踩了刹车不可能立刻停住等等一些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现象的发生,比起文字解释或是想象,图片或是视频的形式更加直观更加形。并且还能提高学生们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在观看了这样的视频之后,学生们可能会在家里帮忙做家务的时候运用惯性的知识除灰尘,骑自行车的时候会想到有惯性的作用从而提前刹车,真正实现从生活中学物理,又把物理运用到生活中去,既有利于课堂知识的学习,又能教会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用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三)开展生活化物理实验,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们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简单的、可操作性强的小实验,让学生们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动手操作,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们在备课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带有物理知识的现象来设计简单的小实验,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们操作,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在巩固的基础上加以提高。
        例如,在讲到重力这一知识体系时,有一个知识点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因此有一个悬挂法确定物体重心的方法。在讲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们可以选用一些不规则形状的物体,让学生们找到这些物体的重心,将实践教学和概念理论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方式既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达到运用生活化物理进行教学的良好效果。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针对高中物理这一高难度且抽象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该得到创新和改变,运用生活物理现象进行物理教学这一方式是改革创新的选择,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部分抽象问题,加深学生们的理解,让物理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拥有较高的积极性和信心面对这种高难度学科,让物理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赵梓良.生活物理现象的探索与应用[J].科技视界,2020(04):134-136.
        [2]高超.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02):214.
        [3]李清华.运用生活物理现象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0):17.
        [4]刘伟球.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浅谈[J].才智,2019(29):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