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名教师来说,教师在给学生推进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要认识到,现在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做好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同时这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能力和质量的标准之一。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想要形成核心素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从培养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其中存在的可取之处,从而总结出相应的教学经验,以此来推动学生对整体知识学习的提升与发展,从而落实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因此,本文将立足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好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展开具体地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课程;学生教育;核心素养
所谓的核心素养,它实际上是我国对于当前社会发展所提出的人才要求,从而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对于不同的学科来说,其具体的要求不一样。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来说,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边要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另一边要做好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初步培养工作,好让学生初步形成数学学习思维和数学独立思考能力,以此来为学生的数学知识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基本上可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时候,以上所提到的内容,缺一不可。只有学生几个方面都形成了,才能够算得上是做好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因此,本文将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相关教学内容,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好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展开具体地分析和论述。
1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培养现状
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来说,展开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并不是现在才正式开始着手探究的,而是探究有一段时间了。因此,教师为了要进一步做好这一方面的教学工作,需要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培养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和探究,这样一来,才能够在实际的学习中,实现好学生的发展。
1.1 好的一面
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来说,大部分教师在给学生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都意识到要做好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备课设计活动的时候,会立足该节课程的核心素养教学要求,从而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工作。可以说,小学数学教师有比较强烈的核心素养培养意识,而且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也会注重这一方面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说学生自己本身而言,对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不了解,但是长期在教师所构建的核心素养环境中,学生耳濡目染也会形成一定的理解与感受,所以相对来说,其知识结构有一定的提升。
1.2 不足之处
(1)培养方式过于直接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给学生推进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时候,所采用的培养方式过于直接。对于很多教师来说,为了扎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基础,所以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容易过于强调课程的知识性,这样一来,整个课堂教学气氛相对来说会更加单调,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2)学生投入程度不够
小学数学教师在给学生开展数学课程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知识的投入程度不够。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本身对于知识学习就缺乏主动性和兴趣,如果教师还不能在课堂用新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那么对于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构建来说,就会形成负面影响,从而不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2 落实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方式
小学数学教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形成了具体地了解之后,教师就需要从这些教学现状出发,对数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构建,以此来推动学生整体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2.1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
在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给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结合游戏活动的方式来展开,从而培养学生好的数学学习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活动这种方式可以说是学生最爱的教学方式。毕竟小学生他们的本性就是喜欢玩游戏,能够将游戏与知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能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在游戏课堂之中,教师还可以推进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就问题展开相应的知识讨论,以此来推动学生学习意识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数乘法》的时候,在这节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针对这一方面的教学活动来说,教师在推进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展开“计算闯关”的游戏。在这一游戏活动中,学生自己为一组,对教师所给出的小数题目进行计算,看看哪个同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率最高。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小学数学课程学习兴趣,并以此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发展。
2.2 在小组合作中,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小学数学教师在落实和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时候,可以选择小组合作的形式,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对于教师来说,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一定都不陌生。在小组合作模式中,强调的是学生自己通过彼此合作,从而来完成知识的学习,以此来落实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扎实。但是在小学数学之中,教师在给学生推进小组合作的时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找到合适的合作点。这样一来才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基础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授《位置》的时候,在这一节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对位置的方式内容展开分析和论述。通过具体的学习,从而来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整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针对这一节课程教学活动来说,教师在进行课程知识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3到4人的小组组合。组合成功之后,让学生能够小组间假设一个位置问题,临近小组进行问题互换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发展。
2.3 在问题讨论中,促进学生的独立思维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教师想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好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从问题讨论中入手,促进学生的独立思维。对于数学课程知识学习活动来说,其中肯定不乏让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来说,一般都是由教师带领学生一同进行攻克。虽然这样也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但是却不利于学生独立思维和意识的形成,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形成依赖性心理。因此,教师要在问题讨论的时候,懂得放手,让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推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数除法》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针对这一节课程教学活动来说,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一个错误的小数除法计算过程和问题。但是在给出问题的时候,不告诉学生这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所学进行具体地分析和思考,以此来促进学生独立思维的初步发展。
3 结语
综合上面所探究和论述的内容来看,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落实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时候,教师需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出发,从而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工作,这样一来,才能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有意识进行课程知识的学习,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换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 新课程(上), 2019(4):201-201.
[2]杨文华.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 000(003):220.
[3]陈凌芳.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01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