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事业长久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理论和思想获得了实践应用。其中最为经典也是经常被放到一起进行研究比较的就是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两者的教育理念和思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观点的主要思路和方向都是对应相似的。但是由于杜威和陶行知两人面对的教育环境不同,教学研究的主要侧重点不同,因此,在教育思想的具体理论上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对于高中数学课程而言,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高中数学课程的素质化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对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其相似性和差异性之后将两者融入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中,才能切实促进数学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
关键词:教育思想;高中数学;陶行知;杜威
引言:一直以来,高中数学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教学难度大,不只是因为高中数学本身逻辑性较强,教学内容难度较大,还因为数学科目无法明显的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认知较浅,很难形成数学学科思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也无法提起兴趣,最终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难以深入。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都是围绕着生活教育展开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在杜威的教育思想影响下,从另一个角度进行研究和阐述的,因此想要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入发展和有效提高,就需要对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进行充分研究,然后将其融入到高中数学教学当中,从而拉近数学科目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入发展。
一、杜威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相似性
1.两者都属于生活教育类的教育思想
与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是杜威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重点理论走向,在二者的教育思想中都提到了关于学校教育与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相脱节的教育问题,也都对生活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强调。二者的教育理论从本质上都是从教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行展开的,也都强调了教育应该最终落实并作用于生活当中。
2.教育思想都具备较强的民主性特点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有讲到要将知识和教育转变为空气融入到每个人的呼吸中,要让教育服务于大众;在杜威的教育思想中,提到要将学校教育看做是社团的活动,每个学生都是社团中的一份子,都要享受到教育资格和教育文化资源。两者不同类比的观点都体现出了教育教学要为普通大众服务,不能差异化的进行教育教学,这体现了教育教学的民主化特点。
二、杜威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差异性
1.两者的研究方向不同
杜威和陶行知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整体的教育思想环境也相差较大,因此杜威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研究方向上有具体的差异。杜威更侧重于对国家整体教育机制的完善,用学校教育来引导社会整体对于教育教学的观念转变,从而实现对于教育教学的有效改革。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更多的立足于基层群众,倡导让基层的劳苦群众也能接受到学校教育,从而使基层群众内心的爱国精神能够得到激发,为国富民强的国家发展目标助力。
2.教育思想的主要性质上存在差异
杜威的教育思想是以经验论的哲学观点与生物化的心理学基础之上展开的,其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唯心主义性质,杜威认为学校就应该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学校教育应该大力推广资产阶级主义。但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立足于客观唯物主义发展而来的,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学校教育需要与社会发展进行结合并立足于国家发展。
三、杜威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1.实现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和谐民主的均等化教学气氛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于学生们的同等化关注,更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对于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都起到了提高的作用。在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当中,对于解放民主思想与激发学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点的阐述,因此为了实现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化发展,就需要首先将民族作为课程教学的基础条件,在其之上进行教育教学的延伸,才能最终实现苏志华的教育教学改革。
2.实现开放式的教育教学环境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的展开大多以单向传输式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够系统化的表达出教学内容,但是却不利于学生主观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表达,对于学生的学科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便体现出了开放式教学的重要性,开放式的教学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潜能,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特点容易得到激发和表达,学生自主的探寻数学规律也可以有效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解放,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探索过程中养成适合自己的探究性学习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对已知理论进行记忆。
结束语
在素质化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杜威和陶行知的生活化教育思想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地位越来越高,对于如今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都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对于学校教育不同阶段的不同科目教学的改革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对于高中数学科目的教学改革而言,任课老师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的同时应该积极研究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从中学习并总结符合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内涵,并且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应用和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并进行修正和优化,从而实现数学课程的优化改革与自身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进而引导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养成数学学科思维,最终实现高中数学学科的有效改革。
参考文献:
[1]潘晓杭. 论杜威和陶行知思想对比及二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 2019, 000(005):9-9.
[2]胡继渊. 略论杜威和陶行知的知识观[J]. 外国中小学教育(11):36-38,47.
[3]刘利娟.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陶行知教学思想的方法探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 000(08X):32-32.
[4]董慧, 马小娟. 杜威做中学理论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比较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 000(010):2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