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语言修养的高低,将对课堂环境和教育进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必要也关乎到教育开展的最终质量和效率。所以,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小学教师在数学教育的开展中也应该将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展现出来,让课程在实际开展的过程更加和谐和民主,展现满满的生命力和活力,使得最佳的课程成效得到达成。
关键词:课堂语言;小学数学;“生命力”
前言: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中,数学学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使得学生形成思维、智慧,是学生全面发展非常重要的推动路径。所以,在现阶段,如何追求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在教育的开展中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是教师在教学开展中紧密关注的课题。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就应该展现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使得最佳的教育成效得到实现。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加是一门艺术,蕴含着人类文化之美[1]。而数学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这样才可以使得课程内涵及价值得到不断的展现。而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自身的语言修养,会决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脑力活动,将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好坏产生直接的影响。而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也是无法离开语言表达的,教师自身的表达能力的好坏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开展中,一定要不断凸显语言的严谨、幽默、清晰等特点,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去,使得理想的课程构建效果得到达成。
二、课堂语言让小学数学教育更具“生命力”
(一)语言应声情并茂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但只有将教师的语言魅力展现出来,才可以让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在课程中吸引学生的专注力[2]。所以,在数学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语言上做到声情并茂、朝气满满。这样就可以使得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彰显活力,使得原本教育中的不足和问题得到改善。例如,在讲解“圆”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先可以借助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实际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见到过圆呢?”让学生进行表达,在过一段时间后学生依旧会想到非常多的事物,在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说:“你觉得这样说说的完吗?”使得学生感受到在实际生活中的“圆”是无处不在的。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的支持下为学生播放大自然当中的“圆”,让学生感受到圆的价值、性质和特点。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使得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做到声情并茂。
(二)语言应严谨准确
数学知识本身具备概念抽象、结论精准、逻辑严谨的特点[3]。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也应该将专业魅力展现出来,应该保障课堂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准确无误,这样可以避免给学生带来误解,将事物的客观规律展现出来,使得学生的认知变得更加深刻。例如,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减少在语言使用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如,对于课程教学中的“减少到”、“增加至”、“被除”、“去除”等都应该使用规范。这样也可以在无形当中为学生起到一个榜样示范的作用。使得学生在审题和读题的过程中可以更加认真和仔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态度认真和仔细,使得课堂教育语言的价值和艺术性不断的展现。
(三)语言应明了简约
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除了要严谨准确、声情并茂之外,也应该保障课堂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明了简约。在语言的运用上应该做到言简意赅,使得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中可以变得更加轻松。这样也会在语言上带给学生一种简洁明快、层次分明的感觉,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带动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得到发展,使得语言的魅力得到展现。例如,在讲解“比”的知识的过程中,在讲解到基本性质的过程中,教师在小结的过程中就应该保障语言的明了和简约。如“比的前后项同时除以或乘以相同的数则比值不变(0除外)。”通过这样的课堂总结可以使得语言在呈现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明了和简约等,使得学生在比的性质掌握的过程中更加轻松,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更加快速,真正在语言的运用上做到简洁概括、干净利落,使得语言的价值得到不断的展现。
(四)语言应和谐民主
在现代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更加倡导“亲其师信其道。”要想在课程中达到预期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就一定要保障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语言的运用上一定要做到和谐民主。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关爱,相比于命令式的语言更加有助于学生的接受,使得语言的价值得到不断的展现。例如,在课堂回答问题环节时,教师应该做到面向学生全体,特别是对于一些日常不爱表现却敢于举手的学生,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奖励。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紧张所以在表达方面比较欠缺。在这时教师就可以走进学生,轻轻拍学生的肩膀,加以适当的语言点拨。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获取到鼓励,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自信满满、敢于表现等,也可以使得和谐的师生关系得到构建。
(五)语言应幽默生动
在课堂教学的开展中,语言的幽默是非常高的一种境界,可以使得学生的思路更加活跃,氛围更加轻松。使得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自主和积极的参与到课程中,使得学生的体验变得更强。例如,在讲解“0”的过程中,学生得知0不是负数和不是正数,教师在这时就可以说:“那我们就把它称之为‘孤独的0’吧!”使得课堂充满情趣和趣味。这样就会改变学生对数学教学的看法,使得语言的艺术性得到展现。
结论:总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不断的展现语言的艺术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实现对教学有效的调控,让教育教学在实际的开展中效果更佳。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也应该加强在此方面的关注,应该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上做到声情并茂、严谨准确、明了简约、和谐民主、幽默生动,使得语言的艺术性得到展现。
参考文献:
[1]郭璐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语言的融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9):80.
[2]郭建英.谈小学数学课堂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艺术[J].才智,2020(10):129.
[3]郑丹丹.浅析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