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路径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袁丹丽
[导读] 我国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从来没有懈怠过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从来没有懈怠过,一直致力于大力发展,改革创新。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数学教师一直比较注重考试分数,忽略了学生德育。而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一些改变,德育融入了小学数学学科内容与教师教学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路径
        引言
        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人们对于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遵从学生的人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学生道德思想建设。具体来说,教师应将德育渗透在数学知识体系框架中,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数学学习中领悟德育的价值和意义。
        1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我国的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逐渐转向素质教育[1],而德育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大势所趋,有着一定的必要性。第一,是实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必要措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从中可以明确看出,德育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实现这一要求,教师必须把德育和小学数学整合起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第二,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必要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学生只有在小学教育阶段形成了良好的数学素养,才能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而数学素养本身是一种文化素质,德育恰好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手段。第三,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必要措施。在当今的用人市场上,除了要求人才具备专业技能外,还要求人才具备良好的德行。其中,德行甚至超越专业技能,成为市场选拔人才的第一品质。在这样的用人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德育,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2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路径
        2.1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内心
        教师若想成功发展学生的德育,首先便是要在学生心里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样以身作则的教育手段才能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在课堂上营造合适的氛围,将德育融入课堂中去,用自身的行动感化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和事迹引导学生,用语言引导学生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充分展现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这个年代的教师不应该仅仅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很多学生的父母可能因为工作原因不能长时间陪伴学生,所以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第二个父母,更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教师的传道授业,教的是做人的道理,授的是健康的三观,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正确三观和完好心智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滋润学生的内心。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教师应该身体力行,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这就是学生应该受到的道德教育,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魄。孔儒文化中所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告诫学生什么才是应该遵守的,什么是绝对不能做的,如果恶意去做了那么就是道德的沦丧,这对于学生正确三观的培养极其重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应该引导学生明确正确的荣辱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印入学生的内心。若想要提中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德育应该从学生时代抓起,不仅需要教师在口头上的教育,更需要教师言传身教,用自身行动来对学生实施实际教育。


        2.2提取有效素材,加强德育教学指导
        教师在落实德育教学活动时,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一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素材,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师在提取有效的德育教学素材时,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从数学教材入手,挖掘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德育教育。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故事,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能够作为培养学生尊敬师长、遵守纪律、举止文明的素材,而这些素材又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数学教师落实德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圆周率时,就可以适当地对教材上提到的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故事进行拓展,让学生了解到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在相对落后的条件下计算圆周率的不易以及他的伟大之处,让学生了解到我们在计算圆周率上领先了外国数学家一千多年。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在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的同时,引导学生向祖冲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寻找方法解决遇到的困难,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克服客观条件带来的困难。第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挖掘当前的热点问题,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可以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一些正能量的短片,让学生通过观看短片来接触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比如说,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社交软件,引导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观看一些与军运会、阅兵以及两会等有关国家大事的视频,让学生对我国当前的时事有一定了解,在开阔学生眼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3基于情境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方法创新,通过教学情境实施德育
        情境化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仿若真实的教学情境,把学生放置在这样的情境下去体验、感受,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化学生对情境内容的理解感悟,进而达到以情育人的效果。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情境化教学创设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感丰富、有真实体验感的德育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德育情境中深刻理解、感悟德育内容,不自觉受之熏陶,把德育内容自觉转化为自身的一种道德素养。如讲时、分、秒内容时,笔者创设了一个珍惜时间的德育情境,让学生在5分钟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短短的5分钟内,有的学生做完了,有的学生没有做完,教师可借此让学生切身体会时间的宝贵,从而形成珍惜时间的思想观念。
        2.4落实生活化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的支出,教师应该落实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用生活化的思想、内容、方式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准确地渗透德育思想,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实现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学习“认识人民币”这届的时候,教师要开设超市购物活动,选择一些学生充当收银员的角色,另外一些学生充当顾客的角色,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使用人民币,加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整个过程发展学生的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已然成为当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也需要积极通过规范自身行为、从教材和生活中提起有效素材以及丰富自身的教学方式等途径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信春.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德育教育的运用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21,125.
        [2]朱培贤.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3):152.
        [3]肖明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62,64.
        [4]吴翀键.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与思考[J].华夏教师,2018,03:92-93.
        [5]庞家华.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