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政治课开展感恩教育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龙秀灼
[导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已经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初中政治课《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初中学生们培养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修养[1]。初中阶段是学生们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文章针对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政治课开展感恩教育进行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政治课;感恩教育
        现阶段,我国对教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牢记教育改革纲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体格、智格、心格全面发展。当前,初中政治课程由原来的“思想品德”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该学科作为初中阶段政治教育重要的科目之一,开展感恩教育,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营造必要的精神食粮意义重大。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政治课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感恩教育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加深对法律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具有很多的感恩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关爱他人。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什么是感恩,什么是爱,对感恩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比如,当教师传授我们知识时,同学帮助我们时,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作为十多岁的少年,我们应该怎样学会感恩,如何以实际行动去感恩他人,都应该当作孩子们人生第一课堂的必修课。“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故事源于春秋时期,在中华民族史上源远流长,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首当其冲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光能够体会到还要行动到位。在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2],当前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涵盖了这一内容并把感恩教育处于基础阶段,正所谓“百善孝当先”就是这个意义。所以,初中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感恩精神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在教育教学改革大环境下,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政治教师都应该知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绝大多数的道德与法治科教师经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授道德与法治的含义及特征等,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与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丧失了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们对道德与法治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丧失了主体性,不利于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可见,课堂呈现感恩教育并指导学生人人参与感恩活动,体验感恩的快乐非常有必要。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开展感恩教育的措施
        1、创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把学生引入问题的情境。利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明确地知道探究的目标[3],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开展感恩教育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什么是感恩?如果让你去感恩,你最想感谢的是谁?”学生听到这个话题感到很开心,紧接着教师又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自己最想对父母说些什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感恩,让学生懂得尊敬父母和尊敬师长的恩情,在实际生活或者是学习中学会关心和爱护自己的父母、老师、长辈,和他们形成良好的关系。
2、创设良好的故事情境,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初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较强的年纪,自尊心较强,身心发展不成熟,对很多事情总是不屑一顾。所以,初中政治教师在开展感恩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感恩教学中来。良好的开端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给学生讲述一个与感恩相关的故事,或者是播放一首“感恩的心”等方面的歌曲,从而使学生们的注意力放在课堂上,会感恩自然会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一旦拥有感恩情怀,家长的家庭教育和老师的思想教育就会很顺畅开展,父母与子女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也会畅通无阻。所以,开展感恩教育是做好一切的基础,对提升学生思想品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讲述一些有关感恩的故事或者是播放有关感恩的视频,如,“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士为知己者死”等中华历史故事,简朴而生动,感人又激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故事情节当中,教师这时可以引出“感恩”话题让学生们带着自己对“感恩”的理解进行学习,让学生正视如何去感恩帮助过我们的人,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让学生知道感恩、懂得感恩。在学习结束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懂得随着年龄和心理的不断成长,我们的感恩方式和范围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一来,学生们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综合能力等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进而提升感恩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为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让道德教育返璞归真,升华感恩行为
        道德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验证。当前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特别强调了道德观念要回归生活这一点,初中政治课程命名为“道德与法治”,顾名思义,强调了“道德”、“法制”两个主题。而道德本身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是一个非常社会化的字眼,感恩行为赤裸裸的体现了灵魂深处的善行,是道德的基因。作为教师,言传身教更需要源于现实生活,这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个人的孝行演绎着人们的道德生活。生活中,让感恩教育返璞归真,引导学生从学会孝敬开始,哪怕是一句感激的话语,或是给长辈捶捶背,都是立竿见影的感恩行为,如果学生们能在生活中体验和探寻真理,感恩教育就不会落空。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不也是这个逻辑吗?传统中的教育往往只要孩子们受教育,脱离生活联系,这背离德育的真实含义。教育专家研究表明,学生接触自身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甚至是自己做过的一些具体生活活动感受印象才会深刻,才能领悟到在生活实际中应该怎样做。总而言之,我们要教会学生擅长去感悟生活,挖掘生活的潜力,让“感恩”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政治课开展感恩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开展感恩教育,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如何感恩等,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月嫦.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 000(035).
        [2]乐芬.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讨[J]. 轻松学电脑, 2018, 000(005).
        [3]栗春娟.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探究[J]. 读天下(综合), 20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