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将公共基础课程与实践教学结合到一起,构建中职思想政治课堂,实现对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以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研究,了解新时代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所发生的变化,为今后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相互衔接,与学校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然而,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影响着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功能作用。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厘清网络时代带来的挑战,主动变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乘势而为进一步强化课程教育针对性、凸显实效性,夯实教育主阵地、发挥主渠道作用,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必须面对的题中之意。
一、中职思想政治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当前影响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效果的瓶颈,最主要仍是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问题。部分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均未能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及网络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在思想政治课程课堂教学中仍以传统说教的教学模式为主,难以提升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无法真正帮助中职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一些中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重点关注专业课师资力量的培养与引进,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不够重视。另外,还有一些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缺乏教学手段的创新与实践,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既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呈现。特别是面对网络时代的冲击,虚拟教学和网络课程的运用,信息的高效、快捷传递与渗透,对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未来教学模式和教育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更是压力剧增。
2020年2月,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调整了中职“德育”课程名称并优化课程结构。“德育”的课程名称改为“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凝练、增加了“职业精神”“健全人格”。在新课程标准发布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与优化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尤显重要。
二、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面临机遇与挑战
面对新时代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新要求,适应新时期培养大批德才兼备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考验着职业院校教师们的智慧与创新。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高科技成为了时代创新发展的重要产物,我们逐步进入了网络时代,极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教学的发展。思想政治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要积极面对新时代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构建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思政课教师的历史使命。对于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来说,思政教师需要提高对网络时代的适应能力,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对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变革,让学生可以更好的面对网络时代给他们带来的冲击和便利。
1.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面临的机遇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参与到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模式的改革工作中。许多教师不断利用现代化新媒体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涵、创新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知识与技能的实践应用者。第一,新媒体时代延伸了思想政治课程的时空。过去的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在落实过程当中会直接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完成各类教学任务,既束缚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又制约了学生的自我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则能够有效拓展思想政治课程的时空性,确保教师与学生能够借助线上平台进行资源交互与共享,促进教学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同时给师生提供了进行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平台,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二,新媒体时代丰富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往的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载体是传统教材,虽然教材当中涉及到的是基础知识,但内容往往枯燥乏味,所选取的案例陈旧,无法唤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与线上阅读等方式吸引着学生,也让学生可以借助各类学习平台获取多方面的学习资源,特别是社会关注热点,既能够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产生兴趣,又能拓宽学生视野,形成学生知识体系。
2.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合格的人才来担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职业教育强化“德技并修”人才培养意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数以万计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
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教师上好思政课,给广大中职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将具有重大意义。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中职思想政治课程课堂教学的话语格局已经改变,教与学没有严格界限,给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新媒体时代的优势是信息传递速度块,信息量大,并且可以与受众之间形成互动,这些都是传统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无法比拟的。但是,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也带给我们很多“网络负能量”,如信息负能量、政治负能量、评论负能量,这些负能量会对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威胁到校园的稳定与安宁。为了适应新时代背景,中职思想政治课程开始加强对线上平台的应用,但实际上却存在着形式主义,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导致线上平台成为了课程教学的装饰,甚至是沦为了虚假宣传工具,影响到思想政治课程任务的完成。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知识丰富性等特点,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已难以成为思政教师“自嗨”的阵地。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接触、了解、学习到更多思政课程教学的最新成果,并在新媒体时代实现线上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对现有的思政课堂教学的替代。因此,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为创新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三、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1.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作为教学目标
中职学生的职业精神,主要表现为具有积极劳动态度和良好劳动习惯,具有正确职业理想、科学职业观念、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具备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并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在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教师需要有效摆脱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促成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灵活选用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服务于教学目标。中职思政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作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工作中的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作为突破口,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增强遵守职业道德和提高职业技能的自觉性,追求高尚道德品质,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2.线上线下结合,实现教学方式的信息化和互动性
互联网+教育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路径,特别为新冠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教学提供了以超星、慕课、腾讯视频会议、钉钉、蓝墨、云课堂、职教云、易班等为代表的线上平台。线上平台授课是教师跨越时空的全新教学模式,它可以面向参与课程的每个人,使空间、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得以全面开放,打破了传统教学空间阻隔,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社会教育的组成部分,并接受社会的全面检验与评判。思政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的课程讨论区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在积极互动讨论中传递正向价值观念,教师也能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并注重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引导。
3.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的关键作用。中职思政教师要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坚持“八个统一”,积极推动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吸引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发挥好思想政治课程的德育作用,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人力基础。
4.立足专业,践行实践,打造核心素养大课堂
中职思想政治课程特别注重体现职教特色。学科内容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思想政治课程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显著特点。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必须明确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学习、践行中的主体地位,并结合“互联网+”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以满足当前中职学生的个性学习与发展需求。要从学生的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发当地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注重校企合作企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亲历某种情境或事件,获得直接的认知和情感经验,加深学生对社会、职业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标准有效提高中职思想政治课程课堂教学效果,思政教师必须认识到,不断创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及时调整和优化自身的教育理念,学会运用互联网+教育使教学工作活起来,进而才能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劳动者,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实现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大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王永章,叶维明.“三微融合”提升疫情防控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实效[J].学科与课程建设,2020,(3).
[3]]郭月.网络微时代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优化研究[D].西安:线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