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对于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会导致学生对本门课程失去兴趣,限制其综合素养的提升。为此,教师应该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与理念,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提升教学工作水平。历史故事的有效融合,则能够提升教学的生动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本文将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研究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多种外界因素会对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如果未能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将会对其个人产生不良影响。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加快教学工作的创新,使其能够辩证的看待现实问题,增强其是非明辨能力。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观,提升其学习效率与人文素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滞后性问题,导致学生的个人发展受到极大限制。通过历史故事的引入,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消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无聊情绪,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为此,教师应该明确当前初中生的个性发展规律,同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实现历史故事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渗透。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存在单一性问题,教师往往是通过梳理教材内容和灌输式教学等方式推进教学任务,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效率较低。由于很多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因此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无法体会到历史学科的乐趣。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依赖性较强,无法根据教学内容对其进行适当拓展与延伸,教学工作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历史故事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将抽象性和枯燥性的历史知识以生动的故事呈现出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讨论故事内容与情节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历史故事的应用也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特点,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1】。与此同时,教学内容会由于历史故事的融入而变得更加丰富,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防止局限于教材中而对其个人发展形成限制。这既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实施课堂导入
为了能够将学生快速带入到学习状态当中,教师应该采用历史故事实施课堂导入,能够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展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历史故事具有繁杂性特点,教师应该重视对历史故事的有效整合,实现与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增强教学实效性。尤其是很多悬疑历史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2】。在课前导入环节应用历史故事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历史故事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背景和人物生平等等,进而引出教学内容。带着对历史故事的探究欲望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当中,有利于学生课堂效率的提升,同时加快教学任务进度。
(二)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现代化教学中的应用较为普遍,通过创设丰富有趣的故事情境,能够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尤其是很多历史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征,部分学生在学习时往往遇到较大的困难。而通过故事情境的构建,则能够生动化呈现教学内容,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加深记忆和理解,形成良好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3】。
教师应该重视教学语言的合理应用,实现对历史故事的生动渲染,带动学生的情绪与情感,真正传达故事内涵。同时,在现代化教育技术逐渐得到应用的当下,还可以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呈现历史故事,通过视频或者动画的形式增强教学直观性,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体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历史故事,从而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视听体验。
(三)加强问题引导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故事时,教师还应该注重问题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独立思考,促进思维发展的同时,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注重自己的“讲”,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历史故事的应用效果不佳。因此,应该根据故事内容设置层次性问题,针对故事的不同角度和情节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感悟,这也是提升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关键。鼓励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质疑,从而在与教师的沟通中掌握知识内涵【4】。教师应该重视问题难度的合理设置,针对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则需要适当降低问题难度,通过课堂小故事使其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在问题的引导下,能够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
(四)突破教学难点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难点的突破,也是当前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瓶颈的有效途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通过总结知识点的方式让学生对重难点进行反复记忆,存在流于形式化的弊端。通过历史故事的应用逐步突破教学难点,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教学高效性。将重难点知识点改编成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可以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陌生感与疏离感,拉近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和理解。相较于灌输式教学而言,历史故事的应用更具教育价值,可以使学生自主发现历史故事背后的知识【5】。此外,在易混淆知识点的讲解当中,也可以运用历史故事,比如讲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时,则可以讲解林则徐虎门销烟和邓世昌抗击日军的英勇故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战争的特点。
(五)开展实践活动
历史故事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而是应该在实践当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历史故事并加强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实现对现实生活的有效指导。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扮演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在角色扮演中感悟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6】。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其能够对历史故事进行适当改编,以历史舞台剧的形式再现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为了能够扮演好历史人物,必然会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语言习惯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进行调查与了解,从而构建完善的初中历史知识体系。
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加深对抽象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化和枯燥性等问题,限制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为此,应该通过实施课堂导入、创设教学情境、加强问题引导、突破教学难点和开展实践活动等途径,增强历史故事的渗透效果,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李小辉.探究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才智,2020(18):175.
[2]李莉娟.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才智,2020(15):215.
[3]崔俐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37-38.
[4]谢又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20(12):87.
[5]文金花.简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20,18(12):169+171.
[6]吕庆丽,张天臣.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0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