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必要途径。然而,传统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空洞,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校教学组织机制不畅、经费缺乏和实践基地保障等各种问题。必须从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思想认识健全实践教学组织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引言:随着新时代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教学真正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一、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原则就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理论产生于实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理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离开了实践,人们的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反复以至无穷。大学生思想品德认识的提高与进步,必须依靠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缺少的认识环节。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坚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要求。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机制,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从课堂走出来,走进社会,发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从而更深入地思考。现代教育理论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教育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二、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认识不足。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学习之外,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遵照思政课理论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通过积极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对国情民意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增强意志,坚定信仰,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但在多数人眼里,实践教学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多数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积极性不高。有些学校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简单等同于假期社会实践,让学生自由调研,草草的以一篇实践报告结束,将思政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三、有效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讨
1.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时,需要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有效改革与创新教学内容。由于高职院校具有自身的专业特色,形成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品牌,因此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时,可将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加以有效融合,如交通运输专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融入“爱岗敬业、吃苦实干”的价值观。同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将专业实际与思想政治课内容相结合,准确把握教学方向,了解不同专业对应的职业需求,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培养,结合职业岗位的需求来进行教学,保证专业和课程的对接,培养技能型与高素质型人才,实现基于职业导向的思想教育。
2.优化实践教学
在优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科学、适用和创新的教学原则,有效利用“问题”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如学生可在课程教学中利用报告分析以及演讲活动等实践形式对思想政治理论进行学习,这样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增强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加强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同时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时,可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将思想政治课堂知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此外,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作为思想政治课堂,使学生能够将社会活动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强化学生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使其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总而言之,要有效解决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上下联动,各部门形成合力。为提升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实效,高校各层面都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对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给予应有的重视;学校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加强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积极探索出一条高质量教育教学方法。我们必须要将高职的思政课进行有机的融合,为帮助高职学生能够在校树立好良好的品质,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雪玲.高校思想政治课指导学生就业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
[2]陈明.试论高职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课开放式教改模式[J].科技信息,2009,(11).
[3]楊世春.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学理论,2012,(9).
[4]冯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就业教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