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教学管理提高初中教学质量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王红梅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初中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之后重点介绍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旨在通过本文的介绍提高初中教学质量,为我国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初中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进入青春期,存在着难以管理的特点,因此优化教学管理便显得格外重要,在管理过程中,规范性与纪律性的约束必不可少,但与此同时需注意“适度”,使学生不被逆反心理左右。但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得教育管理模式十分落后,因此教师及学校都需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目前初中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
        1、当前教学管理模式过于生硬
        在传统教育中,很多学校过分重视“规范性”、“统一性”,使得很多教师在此限制中缺乏灵活性,极端强调班级纪律而忽略了对学生本身的人文关怀。尽管便于日常事务的管理,但这种严厉的管理手段产生的负面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学生的初中时期正是独立思想与世界观开始逐步形成的阶段,对“权威”的逆反心理也随之产生,惩治的管理手段只能加剧逆反心理的发展,从而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降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后果,教学效率也随之降低,丧失了教育的最初意义。
        2、教师质量良莠不齐
        不可否认的是,城市与乡村之间、中学与中学之间,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城市中的老师大多为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而乡村学校的教师不少为民师转正,也有不少支教、代课老师,因此教师之间素质的差距可想而知。教师可谓是学校办学中最重要的一环,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质量,教师教学的专业性、对工作的积极性同样影响教学管理的质量。
        3、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新课改以来,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各个学校的首要目标之一,但由于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质量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学校往往将学生成绩的提高作为衡量教学质量水平提高的标尺,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除此之外也应该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推动教育改革才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措施
        1、强调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学校中,班级纪律是学习有序开展的保证,人性化的教学并不代表着忽视课堂的纪律,否则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难以正常开展,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初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也没有强大的自制力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对纪律常抓不懈是教师需要贯彻到底的行动。对于一些经常交头接耳、上课不专注的学生,除批评教育外,也要对其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制订相应的对策,督促他们改正缺点。


        2、转变教育理念,增强学生自信心
        学校的作用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身应用能力,学会如何做人做事,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所需要做的不仅是“育人教育”,更是“树人教育”,在教授课本知识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同时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一改往常教师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构建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与老师沟通交流,由此减少教学过程中的阻碍,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建立起良好的管理秩序。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
        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无疑会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教师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正确自觉的学习习惯,如在上课前提前预习所学内容,课后及时复习,增加答疑与学生互助环节,使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的掌握所学知识。又如对于物理、化学、生物这些新增的学科,不少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难,老师则要鼓励学生建立起独立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同时培育他们敢于质疑的创新精神,用实验验证所学理论的实践精神。
        4、建立教学管理评价体系
        在初中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评价作为一种总结兼监督的机制,对提高管理水平及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阶段性评价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督促教师实现自我提升并对薄弱之处进行改正。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本身即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传统观念的转变、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无疑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学生树立起表率作用。
        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学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需要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学校要调动每一位老师的积极性,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观摩外校优秀教师的课程,提高教师自身水平,使他们真心爱上育人授书这一工作,实现教师素质与新课程改革同行。与教师评价学生相同,同时学校领导要以发展的、积极的眼光去评价每一位教师,建立起多样的考核办法,激励其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教师,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三、结束语
        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离不开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对于教师而言,需对课堂纪律进行明确要求,首先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有序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工作,同时又要注意不能矫枉过正,在保证纪律性的同时提高课堂的活跃性与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对于学校而言,则需要重视每一位教师的素质,为其提供多样的发展平台,同时也要做好评价工作,保证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认真严肃的对待自己的岗位。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好的老师与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可以有效引导他们走出青春期的迷茫,因此每一所中学都要重视教学管理的水平,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樊定钧.关于优化初中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7(02):25.
        [2]张前书.初中教学管理的优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40-41.
        [3]郭金洪.出路在于改革  关键在于管理——浅谈提高我区初中教学质量的途径[J].广州教育,1992(Z1):95-96.
        [4]马瑞成.加强管理,提高初中教学质量[J].宁夏教育,1989(06):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