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教学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和霞霞 杨文丽
[导读] 新高考给高中教学和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摘要:新高考给高中教学和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走班制,作为高中教学实践的新模式,如何有效地开展实施?综合班,作为新的管理对象,怎样才能更有向心力和战斗力?赋分制,新的教学考核机制,怎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对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教学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教学管理
引言
        新高考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发展,这一新的教学形式能够促进高中教学的发展,使其能够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也对传统的高中教学模式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导致教学管理工作出现失控情况,基于此,作为高中教学管理者,应该加强对这一次教育改革的重视,并做好应对工作。
1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教学管理面临的发展机遇
        在新高考改革的推行下,高中生获得了自主选择科学学习的权力,这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模式,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走班制的教学模式为高中教学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机遇,促使高中教学朝向更加开放、自主的方向发展,高中教育也由“统一的教学”逐渐转化成为“全面且富有个性的教学”,新高考改革的有效实施,使得高中生有了相应的学习选择权,而教师的授课权也会变得越来越多,高中学校的教育权则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为高中教育教学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此外,高中学校也会获得较大的发展机遇,在以后的办学中也会从“千校一面”逐渐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以前高中学校的几千个学生分为几十个班级,也只有几十张课程表,而经过新高考改革的高中学校,有多少学生就会有多少张课程表,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能够体现出高中学校的办学特色,促使高中学校能够获得差异性的发展。而且选择权由高中学校掌握,具有研究性的教学活动以及科技创新活动也会逐渐被学校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使得高中生的学习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学生的选择范围也会变得更大,面对自己喜欢的学科,学生也会更加的投入其中,既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够减少学校在教学管理中投入的精力,同时还能够让高中学校的办学特色愈加凸显,进而促使高中学校教育获得更大的发展,学生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促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发展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2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教学管理面临的挑战
        2.1硬件设施条件不足
        走班制的有效实行,需要完善的硬件设施条件,走班制要求高中学校的教学班要保持二十到四十人的范围,这就需要充足的教室以及桌椅,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的高中学校,能够实现走班制的有效推行,但是在一些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高中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缺乏较高的完善性,六七十人的教学班依旧存在,这样更不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且有限的教学设施也会限制走班制的实施。
        2.2学生缺乏应有的求知欲望,被动接受现象严重
        中国家长对教育问题非常重视。这本来是一种值得人欣喜的社会现象。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教育成为家长“博弈”的平台,家长“越俎代庖”为孩子规划教育的一切事务,学生只需按照既定计划执行即可。加上各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都将学生的具体作息时间精确到“分”。繁重的学业和升学压力,让学生长时间专注地处于上课和做题的状态之中。学生很少有时间去思考我喜欢什么,我擅长审美什么,我想学什么,我将来想做什么……而是被家长制定的目标、学校设定的课程、教师布置的作业推着,驱赶着,被动地向前走。

这种状态下的学生,缺少了应有的求知欲望和求知热情,多了几分无法改变的厌学心理。
3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教学管理的有效应对措施
        3.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求知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佳的引导者,也是人们长期专注于某一事物的精神动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数学的情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创设情境法,创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使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赏识激励策略,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表现和细微进步,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激励,让学生有情绪上的愉悦体验,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法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每个环节都强化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解题角度,让方法成为促使学生学习进步的有力工具;利用多媒体设备变复杂为简捷,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更直接明了地向学生展示事物发展或数学推理的全过程等。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变苦学为乐学时,学生的参与热情必将提高,课堂上诸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课堂教学效率随之提高。
        3.2加强高中师资队伍的建设
        面对新高考改革的发展形势,高中学校需要作出有效的应对举措,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新高考改革的有效推进,使得高中学校整体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拥有了较大的学习选择权,这就需要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模式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与此同时,还要合理建设师资队伍,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才能够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高中学校需要与邻近的学校加强合作,科学构建师资保障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师资力量的共享,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师资调剂,这样则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师资的匹配问题以及资源不足的问题;其次,学校还需要站在长远的角度考虑,借助信息技术积极构建教师的教育培训平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提升以及发展,以此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3.3努力培养综合班级凝聚力
        首先要立足综合班的特点,在积极营造利于选修学科同学小团体的学习、生活环境的同时,还要让各选课科目同学相互帮助、和睦相处,以局部的功能带动整体的发展;其次要以学业考查为契机:走班制班级中,虽然选课不同,但在总分和选课科目的优秀率上依然具有可比性。班主任在每次考试后都可以根据考试成绩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比、学、赶、帮、超的热情,让大家往取得好成绩这个目标努力,由此来增加班级的向心力。再次要以集体荣誉为动力。只要为集体,为班级做过贡献都应该肯定表扬,并计入班级学生平时成绩考核,留作期末评选班级各类先进的依据,通过表彰先进,在班级中弘扬了集体主义,调动了学生为班级出力的积极性,巩固了班级的凝聚力。
结束语
        新高考改革的开展,极大程度上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推行的走班制,以及赋予学生的选课权,让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但与此同时,高中教学管理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传统高中教学管理的方式已经无法适用于改革后的教学形式,这就需要根据新高考改革后的实际教学管理情况,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方法,确保高中教学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汪兰平.新高考下物理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摭探[J].成才之路,2019(32):31-32.
[2]侯万玉.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自我成长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12-213.
[3]高岩,龙宝新.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教学困境与出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9):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