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样化的练习手段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陈洪江
[导读] 在学校体育课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是一个永
        摘  要:在学校体育课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练习手段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的办法。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体育器材功能的拓展运用、体育运动场地的相互使用、学生循环重组的练习形式、制订不同指标要求的练习形式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体育课 课堂教学效率 练习手段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这其中,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所采用的练习手段的设计是其关键性的因素之一。学生对于一项新颖的练习手段都会产生一种兴奋感,面对不断变化的练习手段,他们参与活动的欲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的内容有了兴趣和动力之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练习质量和练习效率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打破以往常规的教学模式,重视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创新学生在课堂中的练习手段,以多样化的练习方式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体育器材功能的拓展运用
        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所使用的体育器材也是各不相同。但是,同一种体育器材它是可以用在不同的运动项目的练习和训练中。教师在教学或训练时要注意对体育器材使用功能的开发,将体育器材巧妙地运用在课堂教学的练习项目中,拓展体育器材的使用功能,更好地发挥体育器材的作用,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进行投掷实心球运动项目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投掷实心球的动作技术要领,可以用排球(或软式排球)、足球及篮球等代替实心球进行练习。学生由于所使用的投掷物体及物体重量的改变,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投掷技术中对该动作技术的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等动作技术要领有了更深的体会与掌握。
        还有,将跳绳变成接力棒、将体操垫子设置成跳跃障碍、将实心球变成保龄球等等。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善于探究和开发,体育器材的使用功能就一定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二、体育运动场地的相互使用
        每一个体育运动项目都离不开其特定的运动场地,但这并不是说这个特定的运动场地只能从事固定的某一项运动。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合理地安排学生的练习和训练场地,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在练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然,在学生练习之前,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练习时的安全要求。因为,当课堂教学内容随着教学场地的改变,可能会导致学生在该运动项目的练习时发生动作变型,从而可能会产生伤害事故。
        例如:利用学校田径运动场地的跑道,对学生进行篮球运球及足球运球的练习;利用篮球运动场地上的标志线,对学生进行跑动的灵敏素质练习;利用田径运动场地边上的看台,对学生进行跑步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或进行跳跃性专项身体素质练习等等。
        三、学生循环重组的练习形式
        学生分组练习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练习形式。它不仅能发挥学生的团队力量,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体育器材和运动场地的一种有效的练习手段。
        以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后,学生的练习小组就固定不变了,小组中的成员一直不变地练习到最后。

然而,我们可以改变这种小组中成员固定不变的模式,每次练习都让学生进行新的成员组合。
        例如:在接力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中均有男女学生)进行练习。在第一次练习之后,将每组中的男生(或女生)不变,女生(或男生)进行循环轮换,这样就使得学生在下一次的练习时小组中的男女成员有了新的组合。面对一个新的小团体,每个成员都会产生新的练习兴奋点和练习动力源,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就会更加高涨。
        这种循环重组的练习方式,同样也可以使用在各种球类的小型比赛及其他教学项目的练习之中。。
        四、制订不同指标要求的练习形式
        “因材施教”是每个教师都必须掌握的教育原则,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同样如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等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分别对学生制订不同的练习指标。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中有一种“必须跳起来才能摘到苹果”的练习感觉,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只要他们认真、积极和努力地进行课堂教学项目的练习就会完成老师下达给他们的练习指标要求,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例如:
        1、时间指标要求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以跑为主的教材类、篮球运球(包括运球投篮)和足球运球等教学项目都是用时间的多少决定学生运动成绩的水平高低。
        教师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的同时,最好要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让学生觉得教师提出的练习指标是有一定的依据和道理,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努力去完成练习指标的愿望。
        2、距离指标要求
        对于立定跳远、三级跳远、跳远等跳跃项目和实心球、垒球、标枪等投掷项目而言,距离的多少是显示学生运动成绩高低的指标要求。
        教师在这些教学项目的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不同的指标要求时,也应同“时间指标”的制订一样,既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也要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并且自己通过努力是能够完成的。
        3、数量指标要求
        对于跳绳、毽子、篮球原地运球、足球颠球等教学项目来讲,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数量就是学生在这些运动项目上的成绩水平。
        学生所要完成或要达到的数量指标要求的制订也应同上面两个项目的指标要求制订一样,也要有理有据。
        4、技术动作的质量指标要求
        在体操、武术、球类中的单个动作技术等项目的教学上,衡量学生掌握这些动作技术质量的指标是动作技术评分标准。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掌握这些动作技术的质量进行评分时,对评分标准的把握也是有一定的难度性。教师在对学生完成动作技术质量的指标要求制订时不宜过细,要从班级整体学生的水平情况出发,以大部分同学能够完成动作技术的质量为基本标准,然后再对小部分的优生或问题学生外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让优生起到榜样的作用,同时对问题学生也起到鞭策的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