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教育教学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而我们的新课标目前一直在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之相对应的艺术教育也在逐渐地受到了家长与老师们的重视。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个人情趣,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游戏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文章对音乐游戏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展开解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游戏;?作用解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教育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而随着个人素质的逐渐提高,不少家长们已经意识到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们也开始配合老师,注重起了诸如音乐、美术、体育等领域的教育。由于我们之前对于音乐教育等的不重视,导致了目前我们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会对我们的音乐教育事业产生很大的阻碍。此时,在音乐教学中插入音乐游戏的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教育事业者的推崇。小学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音乐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年龄尚小,具有爱玩和活泼的天性,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展有趣的音乐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进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就目前来看,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大多直接采用了与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一模一样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灌输式”。顾名思义,就是老师们照着课本念,学生们照着课本听。音乐教学中也是这样,一般是由老师们唱一句,学生们跟着唱一句,这样来回来去地倒腾,既枯燥又乏味。偶尔老师们还会搬出一些乐器,用乐器的弹奏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但是这种方式偶尔来一次还能略微感到一些惊喜,但是这样如法炮制的次数多了,学生们自然也就麻木了,所以,一切如旧。课堂依旧是死气沉沉的模样。音乐本来是一种很休闲放松的存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根本感受不到音乐的魅力,甚至可能还会对音乐产生抵触的心理。
二、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打破陈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们学习的动力之所在,尤其是对还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兴趣远比老师们苦口婆心地教导更管用。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还处于一种懵懵懂懂看世界的状态,他们的定力并不像成年人一样好,被各种各样的奇怪现象吸引走注意力简直就是常态。所以,想让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坐在课桌前听老师们板板正正的音乐教学,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但是音乐游戏则不同,它多变的旋律,搞怪的动作,以及让孩子们动起来的教学方法,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快乐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去。
(二)寓教于乐,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学校里所进行的每一项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树人。想要通过种种的教学,让学生们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从而为以后的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而一般来说,老师们即便是耳提面命地教诲,学生们往往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就出来了,完全起不到很好的作用。但是音乐游戏则不同,比如在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材中有歌曲《报春》的演唱。如何将歌曲完整地引出来呢?老师们可以用乐器弹奏布谷鸟的声音,然后让学生们来猜测是什么鸟儿的叫声,最后引出布谷鸟报春的主题,从而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这样的音乐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们认知到自然界的事物与声音,还可以顺利进行音乐教学,岂不是一举两得。
三、丰富情感体验
传统的音乐课堂十分枯燥和乏味,学生长期处于沉闷的学习环境中,会逐渐失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通过开展音乐游戏,学生就会充满热情地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深切感受音乐的魅力,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就会教学《送别》这首歌曲,先带领学生解析其中的部分歌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首歌曲的歌词形式类似于古诗词的写作形式,而学生学习过古诗词,有一定的基础,因此组织学生将这首歌词进行断句朗诵,等到学生熟悉了音乐节奏之后,再组织学生开展歌剧演出,让学生模仿古人。可设计成不同的人物,让学生先想象古人送别时会怎么做,再对比现代送别时人们会怎么做,然后通过表演体现出“送别”的场景。通过这个音乐游戏,不仅使学生明白《送别》这首歌所表达的含义,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思想碰撞,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四、增强协调能力
音乐游戏属于一种特别的运动形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音乐游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春天来了》这首歌时,笔者会先带领学生阅读一首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学生阅读之后,提出问题:“通过这首诗,你们有没有发现春天的特点呢?”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就会积极思考,知道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百草丰茂、百花盛开等。之后,再带领学生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布谷》这首歌,并组织学生在听歌的同时,开展模仿游戏。将学生分为四组,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模仿布谷鸟的声音和动作并演唱一句歌词,这样学生就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掌握了这首歌的节奏,并且在模仿声音和动作的过程中提高了身体的协调能力,进而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五、树立协作意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游戏,学生就会产生共同的目标,并一同朝着目标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会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此同时,让学生在协作当中进行游戏,还能够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教学《郊游》这首歌时,笔者会先设置疑问:“在春天,你们常常会做什么事情呢?你们去郊游会做些什么?”这时就会有学生回答:“老师,春天我会去放风筝,在郊游的时候我们就会搭帐篷,还可以户外烧烤。”等到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都表达完毕之后,再带领学生到草坪上,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写生,让学生两两一组进行绘画,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郊游时的情景。在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将《郊游》作为背景音乐播放给学生听,放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在共同创作的过程中,树立起协作意识。
六、锻炼表达能力
在参与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表达自己和倾听他人的诉求,表达和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让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
例如,在教学《两只小象》这首歌时,笔者会从小象的鼻子入手,开展音乐游戏。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段有关大象的纪录片或动画片,让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之后提出问题:“大象的鼻子可以做哪些事呢?相当于人体的哪一部分?”然后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学生讨论完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让学生用手臂模仿大象的鼻子完成一系列动作。将学生分为两两一组,鼓励学生展开积极的交流,相互指出模仿当中的错误之处。通过这一音乐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音乐游戏就是要让学生在音乐学习当中“动”起来,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的学习当中,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各项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雨婷.浅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音乐游戏的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8).
[2]王文静.在音乐中嬉戏,在嬉戏中学习音乐:浅议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