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进行构建单元,在原有技术线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体能和运用两个维度。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技术经过复习后运用到实践中是体育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作为体育教师,要善于从现象背后去分析原因,更要善于从原因出发去寻找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策略。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认为篮球教学从以下方面解决课堂技能运用缺失现象是比较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运用
1.晓之以理、激活内需,凭自主促运用
教学过程教师要晓之以理,让学生明白每一项练习的重要性,在满足学生需求同时,还能激活教学课堂。只有学生愿意动起来,才能让技术动作得到更好的运用,经过反复练习从而提高运动技能。
篮球游戏集合趣味性、运动锻炼性和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于一体,教师组织体育游戏,对所教学的技术动作进行拓展与延伸,能够让学生掌握的技能得到更有效运用。
.png)
2.动之以情、循序渐进,巧配合促运用
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只有学得扎实有效,才能让学生受益终身,这就要求教师用最科学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有效练习,更要让学生所学的技能有地方可以实践与运用。
【案例】篮球传接球课堂,寻找18个“火箭”,组织“火箭”的站在线上两臂距离一字排开。剩下的队员都是“公牛”,快速取球后跑至另外一线与“火箭”一一对应,进行传接球练习,大声数出传接球次数。接着每进行20次传接球,“公牛”往后退一步再继续传接球,音乐结束看哪组传接球距离最远。
教师将临近的两组4个学生合为1组, 1名学生干扰其余3名学生的传接球练习,只要手触球便算干扰成功,并记住传球成功次数。再将临近的两组8个学生划分为1队进行合作传接球,要求间隔1人同时进行传接球练习,每队完成10次就算挑战成功。要求每队至少运用两种方式进行间隔1人的传接球。 学生努力探讨方法,相互配合进行练习。
【实效】通过以上实践案例,教学利用快速分组普及NBA知识,加强传接球有障碍练习,让学生体验干扰练习,如何避开断球,发展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更多的体现运用维度。实践环节教师根据“公牛”后退的距离选择音乐结束时机,通常情况“公牛”至少后退8步选择停止音乐,每个学生至少传接球练习20×8÷2=80次,运用不多的时间来保证学生的练习量。传接球是合作练习,需要两人更好的配合,加大难度进行各种传接球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配合动作。传接球运用练习更多的体现出攻防转换意识,更多凸显战术与技术运动,让学生在体验篮球运动攻防转换重要性。
3.定时定量,化繁为简,有效学促运用
教师要善于简化动作要领,用口诀或者简单的词语概括,再配合示范动作,学生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再运用定时定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从而将动作技能得到充分的运用。
【案例】篮球运课堂,笔者依据圆圈颜色的不同,用倒计时3-2-1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抢圈游戏,短短15秒学生就抢到圆圈并站好。教师播放音乐请全体同学站在圈里运用任何方式舞动起来,询问站在红色圆圈的同学在哪里?现在请你们走出圆圈到场地旁一人拿一球快速回到自己的圆圈,OK?其他同学继续舞动。听罢,红色圆圈同学启动拿球快速归位,在圆圈范围内拍球。教师再问蓝圈的同学在那里,现在轮到你们啦!依次类推,直到5组同学都拿到球为止,整个器材分发过程不到2分钟,学生积极性极高。
教师按停音乐,在圆圈范围内按拍球30下,要求同学们边拍边数个数,若超出圆圈范围必须重新计数,完成后举手示意,清楚?吹哨开始,学生快速按拍球,大声数数,不一会陆续举手示意。紧接着询问学生“日常别人向你打招呼说hey、hello的时候,你们会怎么做?”学生毫不掩饰自己的热情,说他们也会和别人打招呼。接下来的练习我要和你们打招呼,一样是圆圈的范围,按拍球20个为1组,左右手依次进行各2次,共4组,边拍边数还要和我打招呼,Are you ready?挑战开始。
接下来以音乐为信号,从自己的圆圈开始,在圆圈内按拍球20下后方可换至另一个圆,音乐停止后大声告诉老师你完成几个圆圈,学生迫不及待,安全有序进行挑战。教师按停音乐询问学生完成圆圈挑战个数,学生完成情况有5-8个不等。这一活动按拍球次数最少的有20×5=100下,最多的超越180下,学生并不觉得累,反而觉得有趣,很想再次挑战。
【实效】以上案例教学以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运用不同颜色的圆圈进行分组,把每组同学都错乱开,挑战原来课堂的整齐有序,让学生排除压抑感,真正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做到乱中有序。运用动感音乐进行充分热身,再用圆圈颜色进行器材分发,整个过程快而有序,效果极好。“打招呼”是为了让学生视线不局限于看球,更多培养学生的球感,为运球与进攻而服务。不再过分强调单一的运球动作,而是量化学生的运球次数,让每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运球,提高练习密度。进行左右手交换运球,干扰运球,换圈运球等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运球技术运用到篮球实战中,更好的培养学生运球手感。
当下的体育课堂要求教师既要着眼于教学设计,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更要着力于课堂创新,抓好常规的同时还要活跃教学氛围,运用不同的游戏与组合挑战,通过拓展延伸将技能更多的运用到实战中去。教师要把课堂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练习的乐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更加有效。